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精选: 白鹿原读书心得 月度范文精选”,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白鹿原》这本书折射出了整个社会时代的变迁。主人公白嘉轩、鹿子霖两大家族有形或无形的较量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与深入。性格决定命运或许是条真理。白嘉轩是中国传统男人的写照,墨守陈规、自力更生、谨小慎微地生活。因此,他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始终恪守着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与白嘉轩不大一样,他追求功利,争强好胜,作风不谨,却又有胆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虽然也经历了起伏的官场,但终究也没创造些什么辉煌,最后也以悲惨收场。性格变化最大的白孝文,在经历了一场饥荒的打击之后,由软弱变得坚强起来。黑娃的性格由胆小到勇猛,再到最后的知书达礼。其实性格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环境塑造性格,性格可以重新塑造环境。
《白鹿原》作为矛盾文学奖的作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平原,一个族群的生活画面,读进去,我们仿佛身临其境。随人物之悲而悲,随人物之喜而喜。我们往往被小说中的人物感染,这大概就是大师笔下写实笔触的力量吧!
扩展阅读
[读书心得参考] 白鹿原读后感其四
能够在读一本书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在阅读作者的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读书心得参考] 白鹿原读后感其四”,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小说主要是以白鹿两大家族的兴衰荣辱为主,写的是三代人生死浮沉,明争暗斗的一幅历史画卷,陈忠实老先生不论在人物方面还是在环境方面都写的尤为出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田小娥和白灵这两个人,我很同情田小娥,在那样的封建社会里,她的命运无疑是悲惨的,可是遇到了黑娃,她本以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那是不可能的,在那个男权的时代里,失去的黑娃以后,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向那些人妥协,一个弱女子能有什么办法呢?她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来寻求依靠,就这样的堕落下去,结局死的很惨,也是非常可悲的。
白灵,我很佩服她,在那个女性没有任何地位的年代,她勇于冲破枷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是令人敬佩的,当然她的一系列行为是为世俗所不容的,她挣扎,反抗,学习进步思想,积极投身革命,就是想摆脱封建的束缚,最令我感到遗憾的就是她和鹿兆海的爱情,让我想起《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平和田晓霞?,她们之间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可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刚开始她和兆海的爱情是多么的美好,纯真。他们两个都是接受过新思想的人,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爱情。可是因为两人属于不同的党派,个自的信仰不同,白灵又是一个那么坚决的人,最终导致两人分道扬镳,令人惋惜。白灵死的是那么的悲壮……
2022读后感推荐 白鹿原读后感一篇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2022读后感推荐 白鹿原读后感一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很久没看这么长的小说,很多地方写的特别细节,比如人的内心,比如某些动作,有时候在想如果作者陈老没经历过应该是写不出来的,不过有时候又怀疑不在一个年代怎么会能描述的这么细腻。
小说的故事和人名有时候会让我穿越到平凡的世界,透过这渭北平原的一个小县一个小村来看出整个大历史背景下的更换,有政治斗争,有革命斗争。
刚开头看到白鹿,本以为后面会有某种大机遇或者化险为夷的故事,但是出乎意料,白灵死的时候出现了白鹿,朱先生死的时候也出现了白鹿,没有惊喜,也许白鹿只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白鹿原上一个不平凡的生命消失。
不论哪个时代,即使再穷再落后,教育还是被人重视的,所以人们敬重朱先生,有点神化,可以预知未来,但是却代表着白鹿原的魂。
白嘉轩是把硬骨头,一生光明磊落,穷也不会坏了他的规矩,就像他说的一生做的唯一见不得人的事就是跟鹿家置地。他一生恪守着封建家规,族规,虽有时候过于迂腐,但他的人品绝对过硬。别人做错时不论谁就算自己儿子绝不手软,但是只要改了错,哪怕曾经伤过自己的会毫无余力去救。从不凑热闹,不嚼耳根,鹿子霖相比之下是个有些龌龊的小人。
作者没有加入个人感情去偏袒某个人,白灵的死收的有点紧,田小娥算是白鹿原不可或缺的角色,死的也平平淡淡。想象着黑娃最后能成就一些东西,最后也死了,有点小人之心的白孝文最后成了县长。
[读书心得分享] 《白鹿原》读后感1000字(篇四)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心得分享] 《白鹿原》读后感1000字(篇四)”,敬请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白鹿原》读后感1000字!
《白鹿原》这部小说,没有历史事件的讲解,讲得是白、鹿两大家族的故事,将历史的发展隐藏在乡野人民的故事中。
死在自己人手中的革命烈士——白灵
我是80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小接受的是又红又专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革命烈士、共产党、红军的有炽烈的感情。白灵的死让我感受颇多,她是满腔热情、心地纯粹的一个人,对革命有无限的忠诚。我想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死去。“肃反”这个让人充满复杂情感的词,像一剂猛药,能祛除顽疾,却得好好控制剂量。用得少了,不能除病,用得多了,则机体受损,甚至出现难以恢复的伤痕。一支游击队军中出现了特务,主持肃反的军政委带着自己的偏见,杀害了学生、逮捕了反对者。下到刚参军不久的小青年,上到第一指挥官——军长都被关押,这与国民党破坏大革命时的“宁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行径有何区别?后来党中央派周恩来及时制止了这场风波,但已逝者如白灵恐怕再也无法看革命的胜利,再也无法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了。可见个人的偏见是会坏事的,熊熊烈火要得以控制,权力这头猛兽要得以控制。
回头的浪子——白孝文、黑娃
黑娃更能配得上这个称号。
白孝文曾是族长,也是老族长白嘉轩的长子,是大家心目中典范人物,但是他却不幸地被鹿子林设计,被田小娥拉下了水。或许是一贯的优越让他丧失了改过的能力,他面对挫折竟一再沉沦、自甘堕落。从新任族长到被赶出家门,再到卖房卖地沦为乞丐,从天堂自甘沉沦到了地狱。所谓“哀莫大于心死”,此时白孝文的心死了,他不要脸、不要皮了,道德、廉耻在他心里一文不名。最后,还是鹿子林,鹿子林等人看到他乞丐模样不忍心,给他谋划了一个保安大队长的职务,让他重新站起来了。白孝文就像是一个木偶,完全没有自发性的力量,别人把它摆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黑娃则不同,他一直”不太安分“,没有固守于别人为他设定好的人生。他用自己的行为向这个固化的世界发起了挑战。他出身卑贱,是白家长工鹿三的儿子,幸得老主人怜悯,送他读了几年书。但他小时候不喜欢读书,看不到读书的好处,便去外地做长工。做长工时被田小娥勾引,与她私通并爱上了她,后来事情败漏,田小娥受人遗弃,黑娃便不顾别人的目光收留了她。后来跟着共党闹革命,凭一腔热血犯下一些错误,再后来变成了土匪,被招安后当了保安队营长。这时他却开始了悔恨,拜朱先生为师学习读书。朱先生说”别人是先读书再经历,你是先经历再读书。别人读书是为了谋为高职,我的弟子中,不为谋出路,为了修身而读书的竟是你“。黑娃像是凤凰,经过浴火而重生。
而到结局的部分,则令人难受。木偶似的白孝文发达后,竟变成一个见风使舵的“老油子”;黑娃修身养性养成了豁达和胸襟、高尚的品德。命运似乎注定了这两人中间必须有一场生与死的较量。最终,卑劣的白孝文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当了县长,而发动起义的黑娃则当了副县长。善良的他选择了相信白孝文,白孝文却拿他的“黑历史”给他判了死刑。黑娃被执行枪决,白嘉轩晕倒在地,我哭了……
父子两对
鹿子林是一个见风使舵的阴险小人,长子鹿兆鹏却是当地共产党的领导人,是个有智慧、有魄力的汉子;白嘉轩是一个有原则的、光明磊落的家长式人物,长子白孝文却由一个木偶变成了阴险的小人。白孝文生命中的关键转折点都有鹿子林的身影,鹿子林人生大起大落最终竟落得悲凉惨死,令人嗟叹!
[热搜读后感] 白鹿原读后感300字其五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读过了作品,对于里面的情节非常感兴趣,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热搜读后感] 白鹿原读后感300字其五”,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白鹿原》作为矛盾文学奖的作品,它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平原,一个族群的生活画面,读进去,我们仿佛身临其境。随人物之悲而悲,随人物之喜而喜。我们往往被小说中的人物感染,这大概就是大师笔下写实笔触的力量吧!
书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而我们的呢?
希望用青春奋斗的热情搅破生活的波澜不惊,用我们的双手与智慧打造自己的未知前程!
月度读书心得精选 丑小鸭读后感 月度范文精选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度读书心得精选 丑小鸭读后感 月度范文精选”,欢迎阅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丑小鸭》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可以说家喻户晓。我也在五、六岁时就知道了这个漂亮的故事。
时隔六年后,当我再重温这篇童话时,有了和童年截然不同的读后感。
《丑小鸭》是一个关于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顽强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他人的嘲笑,最终变成白天鹅的故事。故事的核心是: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公平,作为弱者和小人物,只要能坚持理想,努力奋斗,一样能得到幸福和快乐;以及身处逆境,只要我们顽强抗争,坚持信念,成功和幸福就一定会来到。
由此,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不也有许许多多的“丑小鸭”吗?与牛顿齐名的爱因斯坦,四、五岁才会说话,动作呆滞,小学成绩极差,在学校和家里受到了教室、同学、家人的嘲笑和漫骂。但他通过数学和物理上的钻研,最后成为了闻名的科学家。大发明家爱迪生,小学还没有上完就因家境贫寒而辍学,经常租用地方做实验,在一次实验中还险些双目失明。但最后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发明大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幼年丧父,跟着母亲在草原上四处流浪,受尽其它部落的冷落和折磨,最后却凭借着坚忍不拔的精神,使他和他的子孙成为了草原乃至欧亚大陆的主宰者。这些名人们不都是丑小鸭的缩影吗?
而我们,这些新一代的希望呢?没有受到社会的不公,也没有遭受过狂风骤雨般的打击,但我们呢?就以我为例,我虽然是中上等的学生,但也受到过低分的试卷、困难的题目的打击。可是面对这些,我有时选择了逃避,有时选择了放弃,就算转变过来也要一段时间。连这点困难都应对不了,更何况心理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呢?所以,学过《丑小鸭》后,我们就该学习用丑小鸭的精神和现实中的困难和挫折做斗争。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吟着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看着《丑小鸭》,你就会发现,克服挫折和困难其实并不困难。这就是我的丑小鸭读后感。
月度读后感精选《巨婴国读书心得》 月度范文精选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月度读后感精选《巨婴国读书心得》 月度范文精选”,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巨婴国》这本书最开始是上课时导师推荐给我的,第一次听到“巨婴国”以为这是一个作者个名字,谁知竟然是一本书。回去后特意去网上查查了书评和购买渠道,网友评价褒贬不一,而且发现这本还书的纸质版在各大网站全部下架了,这大大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于是就从网上下载了这本书。
全书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令我非常惊讶的观点“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而后,武志红老师结合自己近十年心理咨询的案例,中西方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开启了一段漫长的文字之旅。但从始至终,我都对武老师对国人的评判表示质疑:
首先,纵使武老师有过数百个心理咨询案例,上万小时的心理咨询时间,这一数量与中国这个地域广宽、人口众多的实情相比,实在显得微不足道;其次,进行心理咨询的人群本身就具有其特殊性,不能代表普通人或者说“正常人”,样本的选取或证据也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最后的观点也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再此,我承认环境、家庭对一个人心理的巨大影响,正是基于此,还是严重怀疑武老师自身认识无形中还是会受到自身独特成长经历的干扰,观点容易偏激;另外,文章中很多概念的解释和演绎也比较模糊,很多观点的逻辑推理都不太经得起推敲,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最为关键的是,心理学本身能否作为一门科学,值得怀疑。当然,这并不影响武老师的书中对某些案例分析和观点在我内心产生很强烈的触动和启发。
总体来说,武老师从自身专业理论和工作实际出发,把所见到的一些中国式社会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挖掘得很深,试图从人性的起源来解释这些现象,抛出了“我们都是巨婴”“全能自恋”“中国式好人”“孝就是顺”等独特观点,揭示了国人人性中的某些共性的特征甚至是缺陷,但也许正是为了更深地挖掘人性的根源,作者在很多时候似乎陷入了牛角尖,忽视了问题的整体面貌,导致作者想要描绘出的国人的心理图景是模糊和残缺的,甚至可以说是一厢情愿的,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心理水平“集体停留在婴儿期”:首先,在心理阶段的划分上能否采用的'西方的划分方法,或按照西方的那一套标准全盘套用?其次,“口欲期,一岁前,嘴部是快感的中心;肛欲期,肛门是快感的中心……它的依据是否充分”;再如,“集体主义即共生”这一论断本身,就对“集体主义”理解存在极大的偏差。所以与其将这本书看作是一幅描绘国人心理图景,揭示中国家庭伦理中共同阴暗面的社会心理学书籍,我更加愿意将它定位用来对照自己是不是一个巨婴,窥探自身心理状态及其成因的通俗心理咨询读本,一面更多地是用于认识你自己的镜子。
之所以把这本书比作一面镜子,主要出于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产生的绝大多数思考,都是在回顾自己从小到大多所经历的人和事和对自身的追问:我是不是也是巨婴、我是不是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我的家庭是不是也存在这些问题、我是怎样成为现在的我……
首先,自我感觉心理水平至少应该已经发展到摆脱了巨婴“全能自恋”的状态。按照武老师所描绘的“全能自恋”的四种基本状态及其变化:一是全能自恋。我是全能的神,世界必须按照我的意志运转。二是自恋暴怒。意愿被拒绝,神就会变成魔,而生出摧毁欲。三是彻底无助。暴怒不能表达,就会转而攻击自身,让自己不能动弹。如果放到成年人的身上,常常表现为“不优秀,不配活”“想法多,行动困难”“诛心论”“在关系中受伤,就会退行到孤独的全能自恋中”。一一对照出的结果是,这些心理状态或多或少地在我过去的某个阶段或在某些经历中出现,但如今已经很少出现。
初高中的那个阶段,大概是受所处环境和眼界的限制,总觉得自己比其他人厉害。但事实是,初中每次考试成绩出来都是全班第二,而第一名总是同一个人,还是个女生。虽然我不服,但也总是为自己开脱,我本来就不爱学习,而且回家之后也从来不学习,如果真的努力,一定没问题。但是,那个时候我就特喜欢打篮球,可也并不是校队的,但是实际上也并不服气校队里有一些人的水平远不如我,而我为自己开脱的理由是,这些人成绩都不咋的,我像他们一样不学习,稍微练一练,打上主力都不在话下。这够不上武老师所描述的“全能自恋”的标准,但也是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自恋表现,当我从武老师中书中走出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再仔细回顾近些年的历程,发现自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正随着年龄的增加、经历的增加所伴随的心智成熟而却来越少,尤其是到了本科,身边出现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强人,我能够感受到自己逐渐坦然地接受并且正视这一事实,慢慢欣赏并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非要挑出别人身上不如自己的地方以求得心理慰藉。对于这种慢慢蜕变的过程能够被自我察觉并真切地感受到,我把它本身就视为一个逐渐认识自己并且心理世界日益丰富与强大的表现。而这一方面要归功于读书,另一方面要归功于写日记。
第二,比起“全能自恋”,我更担心地是自己会不会是个“妈宝男”。“妈宝男,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都以妈妈为对,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这里,我把“妈宝男”看作是对身边的某个人所产生的过度“服从”和“依赖”。“莫个人”可能是父亲、母亲或妻子,也可能是朋友或上级,主要表现为“极其希望引起关注”“迫切希望得到认可”“迷信甚至盲从他人的观点”,不管是谁,这都是自我严重缺失的体现。
之所以担心,大概也是与家庭经历有关: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还不错,经常得到亲戚朋友的夸赞,不夸张的说,至少在过去生活的圈子里,也勉强算得上是“别人家的孩子”。现在回想一下,发现过去的学习动力根本不在于学习知识本身,主要动力来自于家人及其他人的夸赞。从记事起,父母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很僵,据说奶奶不愿意带孩子,父亲年轻时又好玩,工资也大概只够自己花的,母亲只能靠着过去的一点积蓄在家带孩子,慢慢地甚至隔三差五地需要娘家的接济,由此矛盾慢慢地激化,直至婚姻走向破裂。结果是,我被带到了母亲的娘家,由外婆给照看着,约莫四岁起,母亲就一人出去打工了。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初二,刚好赶上小姨生二胎,自个家里的生意照看不上,舅舅又在当地承包了一个食堂,需要人手帮忙。就着这样的机会,加上孩子的名义,于是在娘家人的劝解下母亲就不再出去打工,也把父亲从船上叫了下来,试图重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小家庭,持续了一年多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但那段时间我也并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直到上大学,我都一直生活在舅舅家,吃着外婆做的饭。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尤其是“寄人篱下”的小孩,往往很小就向“林黛玉”那样懂得察言观色,即使亲戚对自己再好,内心再充满感激,心里也始终会有一道难以逾越的界限“不能把这当做自己的家”,会有一种迫切独立却又不舍离开的矛盾,但同时也很小就尽可能地要让家人对我感到放心,甚至不动声色地“取悦”家人。相比之下,舅舅,小姨家和我同辈的孩子,从小学习就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一塌糊涂,于是本人了那个被比较的对象。“你看人家,父母都不在身边,除了生活起居,学习上从来无人问津,一切只能靠自己,倒是人家学习成绩好”,说实话,这样被人夸赞的感觉确实不错,并且这样的夸赞会不断地被传播开,这就成了自己后来认真学习的一大动力(也可能是骑虎难下,稍微有点分不清了)。不过,更多地还是要积极地看待这个问题,因为我奉信“养大于生”,并且对于我这种类似于“吃百家饭”长达的孩子,报答外公外婆,舅舅和小姨的养育之恩,甚至应当比孝敬双亲要来得迫切,因此对于爱我关心我的家人们而言,我本身也寄托了他们或多或少地期望,我也尽可能地把“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作为向家人回馈的一种方式。
但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的内心似乎并不很愿意看到父母重归于好,看到他们在一起总是产生一种莫名的压抑甚至是担心,所以也一直无心插手他们两个人的事。更为甚者,我感觉自己喜欢的不只是被人夸赞的感觉,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成绩和家庭的破败所形成的对比,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虽然我的家庭不如你,但是我个人比你优秀,所以你我之间的差距,比表面上来得更大,如果我也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家庭,我肯定也会比现在厉害的多。”——或许这才是我内心最深层次的意识。而到了大学,虽然自己不会主动和别人提及自己的家庭,但一旦说及,也毫不避讳,甚至内心总是希望把破败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以体现自己的不容易,证明自己其实是被家庭制约了,否则会比现在更厉害。类似这样的想法应该不会仅存在于我一个人身上,但一定程度上讲,我已经被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所束缚,“自我”正变得蹑手蹑脚,如果不读《巨婴国》,可能我永远也不会思考并正视内心存在的这种灰暗想法,以及自身的困境,也很难更加全面地认识我自己。
第三,虽然不够算不上典型,但自己也得算大半个“中国式好人”。按照王小波的说法,中国式好人的特点有:只付出、不索取;总给予,难接受;封闭、麻木;理性或许发达,但感性一般不发达;他们没有欲求,也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好人对自己是个好人很在乎,会不惜一切地去捍卫这份“荣誉”哪怕遭遇不公与虐待,也不远扯下脸皮,撕毁关系。对于这个概念,无论是从身边的人出发,还是从自身出发,都是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的。
对于别人的请求,即使自己很忙,也很不情愿,但却很难说不;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愿较真,不敢较真,怕得罪人。有什么问题,自己宁愿憋着、忍着,也不愿轻易麻烦人。这些都是自己和身边或多或少存在的现象。从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出发,要去褒贬这里面孰好孰坏,很难得出定论,但自己赞同“中国式好人”的心理正是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描绘出的“熟人社会”能够联系、发展、壮大的共同心理基础。看待“中国式好人”的问题,用道家的学说也许比较有说服力: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通俗点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但哭得多了换来的可能就会是耳光;三棍子敲不出一句牢骚话的闷葫芦,往往是口碑最好,但却是最容易被别人所忽略,甚至可能像黄牛一般,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最后还要被人宰了下酒。表面上看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确实是有一种“犬儒主义”的存在,并且和西方国家相比类似“好人”的数量和特征都比较明显,但这种“中国式好人的存在”我更愿意归咎于对我们文化本身的一知半解和实践层面的言行不一。所谓“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有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都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指导,实际上最终不拒绝的原因无非是对很多人信奉“厚黑学”、“庸俗关系学”而瞻前顾后的结果。
另外,武老师的书中还对“孝顺”“集体主义”等中国人共性心理做了分析和批判,但是书中举到的很多例子和阐述都显得过于极端,甚至有哗众取宠之嫌。书中确实不少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个阶段出现过,或者已经构成了社会现象。但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开放,人们可以接触到的文化、见识到的世界已经足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自我,事实上,一种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正在慢慢的在国人之中生长,那种愚昧的、追风似的共性心理正变得越来越少,对于社会热点事件所发表的不同声音,不同观点越来越多,并且,这种普通人对一系列热点事件的声音也不断地被顶层设计者所吸纳借鉴,引导着社会向着更为多元、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未来而发展。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和完善自己,所以不管武老师的书中所描绘的现实心理图景是怎样,这幅图景正在“分崩离析”,变得更加难以描绘。相比之下,从这本书中去认识自己,照照镜子、正正衣冠,倒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