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假期我品读了作者的作品,果然收获了很多心得感悟。我们在写读后感的时候,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写作品读后感时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我们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曹刿论战读后感,感谢您的参阅。
曹刿论战读后感 篇1
30多年前,我在初中课本上学习过《曹刿论战》,留存的印象也仅限于曹刿的“深谋远虑”。如今,在新高考的背诵复习过程中,再次重温了《曹刿论战》,我对曹刿的军事理论没有什么兴趣,但对他面对外族来犯的态度有了更深的感受。
长勺之战前,鲁庄公准备迎战齐国,曹刿主动要求晋见庄公,乡人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来阻止他,他却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数次引用过曹刿乡人的“名言”,心安理得地静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一点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有时即使对某些事“评头论足”一番,然后总不忘自我安慰地感叹一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今天,我却有些犹豫了。
曹刿虽为皇室后代——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但在鲁庄公因多次在齐鲁之战中取得胜利的齐国再次大军压境时不知所措时,一直隐居梁甫山的曹刿不顾乡人阻止主动求见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他的理由很简单,“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这看似简单的语言,却值得我们深思!
那并非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而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国家是统治阶级的私有财产,按说那时的臣民比今天更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就是这个一直隐居的曹刿,竟然会如此勇于担当,如此富有国家责任感,如此有主人翁情怀!
而如今,二千七百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曹刿的这种社会责任意识我们继承了吗?关乎国家的大事,离我们确实有点远,和平年代,也确实少有机会去表现我们或强或弱的爱国情怀。但是,社会的事呢,单位的事呢,身边的事呢?我们仿佛越来越习惯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即使那事于集体、于社会、甚至于地球很切迫,只要不关乎自己眼前的切身利益,我们就会保持沉默,甚至会屏蔽掉,心想,除自己之外,还有那么多人呢,我又何必那么认真呢?远的不说,就说这环境保护吧,如果大家都能自觉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天亮之后关掉工作了一夜的路灯,阳光灿烂的时候关掉教室明亮的日光灯,因水龙头关不紧而哗哗流水时打个电话告知相关责任人……如果大家都有这种责任感,集体的日常开支不会因此而减少吗?地球的空气质量不会有效提升吗?能源危机不会得到有效缓解吗?
我们如果都有曹刿那样的责任意识,都有曹刿那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我们的管理就会更加到位,学生成长的环境就会更加健康,教育管理的辐射作用也会呈几何层级增强。
曹刿已经远逝,但他的精神不能淹没于历史长河。愿大家都能重读这篇几十年前学过的经典课文,从中感悟出曹刿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并落实于自己的社会生活之中。
曹刿论战读后感 篇2
《曹刿论战》写的是历史上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它的作用可堪比巨鹿之战。是齐鲁两国战略转折点。
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诸侯国个个虎视眈眈,曹刿是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确实令人敬佩。但是,人们却忽略了关键人物鲁庄公。
曹刿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如果当他自我推荐时,鲁庄公拒绝了他的好意,不肯任用这个山野村夫。那么曹刿还会在历史的舞台上绚烂耀眼吗?
曹刿这个人,我们不得不说他胆子大到极点了,面对一代君王,依然措辞辛辣。肉食者鄙的刺耳批评,小惠未徧、小信未孚的尖锐意见,这些都可以取他项上人头。如果不是鲁庄公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曹刿早就长眠于地下了!
曹刿善于运用战术,控制军心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鲁庄公也善于总结经验。不懂装懂是不少君王的坏毛病,他们才不想让别人认为他们笨,面对胜利只会享受和庆祝。然而鲁庄公在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战争的规律,提高自身才干。不就向我们说明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虚心。
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所作所为不是使人倍觉敬佩吗?
曹刿论战读后感 篇3
《曹判论战》一文,从它的结构安排和人物刻画来看,作者左丘明旨在通过齐鲁长勺之战,歌颂鲁庄公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君主胸怀;同时,正面描写了曹判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但老师的教学,以及有关的教学参考书只褒扬了曹判的远谋,只字不提庄公的胸怀,反而鄙视他,使他相形见细。我认为这违背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对庄公的评价也是片面的。我认为真正值得赞扬的是鲁庄公这个人物。
因为无权无势的曹刿,其远谋能充分发挥,取得成功,都是庄公的功劳。就文章交代来看,决不能排除庄公大力支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庄公的任人唯贤是长勺之胜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全文,看一看庄公的作为。
公将战,曹刿请见。在强齐压境,紧张备战的形势下,作为一国之君还能顾及草民来访,并亲自接见,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像啊!更可贵的是,在曹刿一一否定了他的战略方案时,庄公并不生气,而是更谦逊地听下去。当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庄公就与之乘。倘无庄公的纳贤,曹刿的一腔报国热忱何能如此顺利地挥洒?可见,庄公的纳贤为曹刿施展远谋创造了条件。
但还不止于此。庄公更广阔的君主胸怀还表现在长勺战场上。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而曹刿说未可,他便不鼓不驰,听从曹刿指挥。在千军万马之前,庄公能做到这一点,又需要怎样的修养呢!曹刿谋略在胸,庄公蒙在鼓里,但他并不以此羞愧恼恨。是的,庄公指挥作战比不上曹刿,但他唯贤以求而又善于听谏,这也就足够了。因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俗话说人无十全,树无九丫,一个人怎能样样精通呢?
庄公的军事才能不如曹刿,也许治国方面强于曹刿。你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此举就参战条件来讲,显然不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公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说他不贪婪,不腐朽,能以诚待人,能顺应潮流,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他处在那个愚昧时代,我们又怎么能过分苛求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当然就更不用说了。再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常被
曹刿论战读后感 篇4
《曹刿论战》一文,从它的结构安排和人物刻画上来看,作者左丘明指在通过齐鲁之咱 ,歌颂鲁庄公“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君主胸怀。
同时,正面描写了曹刿的“政治才能”和“军士才能”。但在老师教学中,以及有关教学参考书中只表扬了曹刿的“阴谋”,只字不提庄公的胸怀,反若鄙视他,使他相形见绌。我认为这违背了作者的创造意图,对庄公的评价有是片面的。我认为真正值得赞扬的是鲁庄公这个人物。 因为无劝无是的曹刿,其“远谋”能从分发挥并取得成功,这都是庄公的功劳。就文章交代来看,决不能排除庄公大力支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庄公的“任人惟贤”是长勺之胜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我们不妨来分析以下全文,看一看庄公作为: “公将战,曹刿请见。”在强齐压境,紧张备战的形势下作为一国之君还能顾及到“草民”来访并亲自接见,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象啊!更可贵 的是,在曹刿一一否定了他的战略方案时,庄公并不生气,而是更谦逊地说下去,当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庄公就“与之乘”。倘无庄公的“纳贤”,曹刿的一腔报国热忱何能如此顺利地如愿以偿。可见,庄工的“纳贤”为曹刿施展“远谋”创造了条件。
庄工军事才能不如曹刿,也许治国方面强于曹刿。你看:“衣事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虽然,此举就参战条件来讲,显然不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工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说他不贪婪,不腐朽,能以诚待人,能顺应潮流,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他毕竟处在那个愚昧时代,我们又怎能过分苛求呢?当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更不用说了。再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常被议论者所忽略。其实,我们从此可以看到这个弱国之君有一种威武不能屈的气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含意深刻的语句来赞扬庄公的。我认为作者写曹刿的“远谋”,其目的就是来赞扬庄公的君主胸怀的。 不管怎样说,我们分析一篇文章要从全局着眼,而不能断章取义,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错误评价了文章中的人物,移植了文章的实质,违反了作者本意。
如果有人说:“我们以前的分析是绝对正确的。”那么我深表遗憾,奉劝老师去细品一下鲁庄公其人。
曹刿论战读后感 篇5
这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华章。人们谈及它时,总是为曹刿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而赞叹,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名言在军事史上永放光辉。然而我在掩卷之余,更为曹刿那以平民之身,挺身而出担当大任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曹刿不是贵族,不是士大夫,只是一介草民。军国大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毫无责任,“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说得也有道理。古人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农工商、民众官府各司其职,即使国有危难,也不是曹刿这样“素食者”的责任所在,他依然可以袖手旁观。可是,曹刿却还是坐不住了。他毅然地站出来,请见国君,献计献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他自己又确实有着惊人的谋略才能。但更深的`一层,曹刿之所以有勇气打破官民的界限、突破世俗的成见而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应当还是他救国于危难的一腔爱国心和责任感。WwW.xd63.CoM
古往今来,胸怀天下、以社樱黎民的兴亡安危为己任的精神一直都最受崇仰。古人的修身操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层次分明,从我做起,但最后的目标仍然是天下,仍然是壮志凌云。至于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人胸臆,即使千载之下,也会令人激动不已。
国之为国,虽然有专门负责统治的官府君臣,但每个百姓也都是国中的一员,国家的兴衰荣辱,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国家兴盛,社会繁荣,人民便可以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政治腐败,国家动荡,人民便会流离失所,难以为生。至于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人民便连生命也难以保全。可见国家的命运直接关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国家的命运。而反过来,可能一个人在涣映大国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聚少成多,众志成城,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富国救国的信念,就没有什么情势不能改变,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历史有太多的悲壮和光荣来证明这一点。南宋的岳飞,明末的袁崇焕,开始的时候都是凭一人之身勇担大任,感动了身边无数的士卒,使金兵后退,满洲兵不能前进。如果有更大的响应和追随,怎么还会有江山的沦丧、家园的理亡?
曹刿论战读后感 篇6
敢以一身系兴亡
这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华章。人们谈及它时,总是为曹刿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而赞叹,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名言在军事史上永放光辉。然而我在掩卷之余,更为曹刿那以平民之身,挺身而出担当大任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曹刿不是贵族,不是士大夫,只是一介草民。军国大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毫无责任,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说得也有道理。古人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农工商、民众官府各司其职,即使国有危难,也不是曹刿这样素食者的责任所在,他依然可以袖手旁观。可是,曹刿却还是坐不住了。他毅然地站出来,请见国君,献计献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他自己又确实有着惊人的谋略才能。但更深的一层,曹刿之所以有勇气打破官民的界限、突破世俗的成见而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应当还是他救国于危难的一腔爱国心和责任感。
古往今来,胸怀天下、以社樱黎民的兴亡安危为己任的精神一直都最受崇仰。古人的修身操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层次分明,从我做起,但最后的目标仍然是天下,仍然是壮志凌云。至于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人胸臆,即使千载之下,也会令人激动不已。
国之为国,虽然有专门负责统治的官府君臣,但每个百姓也都是国中的一员,国家的兴衰荣辱,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国家兴盛,社会繁荣,人民便可以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政治腐败,国家动荡,人民便会流离失所,难以为生。至于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人民便连生命也难以保全。可见国家的命运直接关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国家的命运。而反过来,可能一个人在涣映大国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聚少成多,众志成城,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富国救国的信念,就没有什么情势不能改变,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历史有太多的悲壮和光荣来证明这一点。南宋的岳飞,明末的袁崇焕,开始的时候都是凭一人之身勇担大任,感动了身边无数的士卒,使金兵后退,满洲兵不能前进。如果有更大的响应和追随,怎么还会有江山的沦丧、家园的理亡?
危急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的感召便能如此巨大,如果能有亿万的人挺身而出,结果又会怎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需要每个人都切实记取,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战争靠什么赢
古代君主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虽然并不怎么欣赏儒家学说,但对老百姓的态度也就是民意还是看重的。曹刿直到听鲁庄公回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才觉得民心可用,满意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注重民心是不少人特别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事。可仔细一想,我便纳闷了。众所周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两军交战主要是车战,规模不甚大,时间不甚长,很少出现高墙深沟对峙几个月的情况。那么,在一场小规模的决战后,胜负立分。所以,人民的支持固然重要,更关键的还是战略战术。在一场短时间的交锋中,人民的支持度是高还是低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作用,而将领的用兵就显得至关紧要了。曹刿的胜利其实在于两点:第一,齐军师出不义,深入别国,心理上吃亏且不熟悉地形;第二,巧妙地利用了战争中士卒心理作用,善于分析战场形势。
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一个可笑的人物―宋襄公。这位扯起仁义招牌的君主,倒也颇点得了一些民心,甚至被尊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他的霸气不知从何说起。与楚军交战时,不击半渡之师―仁义;不攻未列阵完毕的楚人―仁义;不杀老弱残兵―仁义。可是,战争不相信仁义。宋襄公的军队被荆楚精锐打得落花流水,宋襄公本人也被一箭射中大腿,险些丢了性命。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对儒家仁政学说的一种莫大的讽刺。
在现代战争中,将帅所思考的乃是整个大局,个别战役的成败有时未必十分重要,因而人民的支持转而上升到首要的位置。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代的烽火,我们就必须保持客观、谨严的态度,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结出真理的花朵。
曹刿论战读后感 篇7
由于春节期间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国家倡导大家减少出行,我们也取消了原本的出游计划,从新制定了一个在家的计划。我打算利用这几天多读一些书。于是,我开始阅读《古文观止》。
今天我读到了第三篇文章《曹刿论战》。这篇文章记载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长勺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曹刿凭借他的远见,帮助鲁庄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曹刿既不是士大夫,也不是贵族,更不是国家的官员。可是当国家有难危急时刻,他能挺身而出。这种民族责任感值得我们敬佩。现在国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想我虽然没有很大的能力,但是我要响应国家号召,在家好好学习,锻炼身体。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我学会了一个成语“一鼓作气”。明白了一些道理:做事要冷静,要善于观察,不要盲目冲动。同时,我也要学习曹刿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