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是对人大脑的一种全方位刺激,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写作品的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写观后感是一种提升我们作文能力的捷径。一篇优秀观后感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收藏]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022通用”,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022 篇1
前天,第十三届北京残奥会开幕了!这是人类运动史上又一个体育盛会、又一个运动高潮,但这次参加运动会的主角不是我们正常人,而是全世界各地143个国家赶到北京的残疾运动员。
在开幕式上,我看到了身残志坚的运动员,精神抖擞地向前,向前……这场面令我感动:他们有的是坐着轮椅进场的;有的则是被人牵着手入场的;有的则是一瘸一拐进场的……虽然我无法了解残疾人平时所忍受的痛苦,但我此时深深地被他们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所感动。
今天,我打开电视机,中央台奥运频道正在播放“残奥ABC”,这正是我最爱看的系列节目之一,这些节目不仅有特别的动画解释,还隐含着深奥的科学原理,非常有趣。接着,我看到了残疾运动员正在进行的男子双人自行车比赛,开始我拼命搜索着比赛的运动员到底是什么残疾,可是看不到。后来,看了电视屏幕下方的文字说明,我才明白:原来双人自行车比赛中的运动员,是盲人运动员,在他的前面领骑人是视力健全的。在比赛中,两位运动员必须团结一心,步伐一致,在椭圆形的333.33米的自行车道上飞速向前,在比赛中,运动员必须要骑完16圈,用时少或追上另一对选手才能获胜。最后,澳大利亚的一对选手获得了冠军。
尽管残疾运动员有生理缺陷,但他们像我们一样有着追求目标,那就是金牌!虽然一个项目的金牌只有一块,但是超越自己就是英雄!无数运动员不都得到了人民颁发的“奖牌”——掌声吗?无数运动员不都超越了自己,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吗?他们的精神不正鼓舞了我们要奋发向上,坚强不屈吗?……
看了残疾运动员的比赛,我十分感动。我打心底迸发出对残奥会运动员的崇敬之情,他们战胜自身残疾伤痛和所遇到的生活艰难而赢得的金牌!他们不是为了创造神话,而只是用与命运的顽强抗争。既然他们能做到的,我们正常人更应该要珍惜时间,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向上,争取做得更好!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022 篇2
以残疾人运动员为中心,从点滴细节着手,冬残奥会竞赛各场馆和冬残奥村里的无障碍设施广受好评。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表示:“我们看到冬残奥会筹办工作高效顺畅,竞赛场馆和冬残奥村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为办赛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环境。”
一面广角镜,映射温暖的人文关怀。冬残奥会赛时,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将作为轮椅冰壶项目的比赛场地。场馆内,有一条运动员无障碍坡道,双向通行,上下三层,拐角处立着一面广角镜。工作人员介绍,这面广角镜能够让对向而行的残疾人运动员及早发现对方,避免发生碰撞。此外,坡道还设有多处休息平台供残疾人运动员使用。“所有无障碍设计的理念是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公平、舒心的比赛环境。”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营团队设施主管刘振铎说。
一条专用道,打通比赛的全部流程。在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坐姿运动员更换坐姿滑雪器后,便可独立完成热身、参赛、赛后采访等全流程动作。这得益于赛道外沿设有一条2.5米宽、近1000米长的专用通道。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陈国徽介绍,往届冬残奥会上,往往只有赛道上才有坐姿运动员的专用通道,“但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让所有参赛运动员都可以轻松实现无障碍通行。”
一台充电柜,降低冬残奥村中的用电风险。延庆冬残奥村将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融入日常运行。在运动员公寓楼下,一台台智能充电柜已安装完毕,可供不同大小的轮椅电池充电。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充电柜为运动员提供了安全的充电场所和良好的消防环境,不仅向运动员免费开放,而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协助充电。
秉持节俭办赛的原则,冬残奥会5个竞赛场馆全部沿用冬奥会已有场馆,经过相应转换和调整,得到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冬残奥会的筹办和转换工作高效顺畅,得益于北京冬奥组委始终坚持两个冬奥“同步筹办、一岗双责”。在场馆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无障碍环境的实现,大幅降低转换期间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022 篇3
北京冬奥会雪花火炬台余温犹存,冬残奥会火炬已在路上。昨天,九路火种汇集在天坛公园,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启。明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火炬传递有玄机
昨天下午,天坛公园举行火种汇集仪式,九路火种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火炬接力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
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火种来自多个地点。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的基本理念,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做出贡献。因此残奥火种通常采集自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由多个火种交汇在一起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火种。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九路火种,其中一路采集自残奥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八路为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平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种采集后,都在采集地进行不超过20棒的城市火种火炬接力。
九路圣火的传递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用“冰壶撞击”的方式采集的“互助之火”,也有两名盲人青年用盲文书写引燃“电子的烟花”的方式采集的“希望之火”,还有30名盲校师生合唱歌曲《光明》,利用分贝音频声压,引燃火种的“光明之火”……在位于八达岭古长城的火种采集现场,1名中国人和4名外国人代表五大洲共同点燃“和平之火”。中国登山协会成员夏伯渝是现场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被冻伤,双小腿截肢。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此次火炬传递共有565名火炬手,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占比21%,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残疾人火炬手占比不低于15%”的要求。
开幕式画“同心圆”
明晚,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昨天,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则“剧透”称,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据悉,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
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据悉,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是最重要的亮点。”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022 篇4
上个月给我们带来难忘的观后感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仿佛还历历在目,昨晚8点,全世界的热爱体育运动和关爱残疾人的观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冬残奥会的大幕正式拉开。
本次北京冬残奥会的开幕式总导演依旧是张艺谋,他表示:“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将呈现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表现出打动人心的情感”。而且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士占比为30%。
截止到现在,冬残奥会中国队已拿6枚奖牌——刘子旭夺得冬季两项男子6公里(坐姿组)金牌、朱大庆夺得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视障)银牌、单怡霖夺得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坐姿)银牌、张梦秋夺得高山滑雪女子滑降(站姿)银牌、刘思彤夺得高山滑雪女子滑降(坐姿)铜牌。让我们一起为残奥健儿加油、打气!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022 篇5
比气势,比规模,北京残奥会比不上奥运会;比明星云集,残奥会比不上奥运会,但是北京残奥会,让我们一遍遍重温着精神的强健、生命的坚韧、人性的伟大,我们的心灵一次次被触动,或心潮澎湃,或感慨万千……
想起那一瞬间,全世界屏住呼息,侯斌依靠一根绳子,咬紧牙关,满头大汗,把自己与身下的轮椅拉升39米,以这种朴拙而苍劲的方式,点燃了北京残奥会主火炬。这曾让多少人热泪盈眶,让多少人为之震撼。侯斌代表了所有跌入厄运之中然而并不屈服的残疾人,心存光明,自强不息,从命运的黑暗中挣扎出来,最终,实现了完美的自我超越。
超越,在北京残奥会赛场上无处不在--失去了手,他们照样打球;失去了腿,他们照样奔跑;失去了光明,他们照样驰骋赛场。
看看:拼命憋气冲刺,最终为中国赢得本届残奥会首枚金牌半身偏瘫的小伙子杜剑平;想想:为了梦想,付出无数汗水却未能在主场卫冕,仍坚信梦想永恒51岁的中国残奥“乒坛女皇”张小玲。瞧瞧:失去“双翼”只能依靠腰部和腿在水中拼命前游,只能依靠头颅用力撞向池壁,虽没有赢得金牌,仍挂着笑容的中国游泳选手何军权。每一位残奥选手,每一位残奥冠军都在用他们的行动,用他们高昂的斗志和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展现人类最亮丽的风景,最执着的毅力。“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他们向世人证明:人可以有残缺的身体,但不会有残缺的生命;人可以有梦碎的瞬间,但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
我觉得,残奥会不仅仅是一场运动会,更是一次生命强者的聚会,一次感人的精神盛宴。北京残奥会,让汶川灾区的人民更懂得:只要挺起脊梁,一切都有可能;北京残奥会,让全国人民更深刻地理解奥林匹克的精神;北京残奥会,让世界人民再次发出赞叹:太精彩了;北京残奥会,又让世界人民积蓄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所以说,北京残奥会同样精彩,同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编辑推荐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模板
观后感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回忆作品情节,保留当下感受,您对撰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有什么好的想法吗?以下内容是我们整理,主题为“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
一袭红衣、黄色裤子、手持登山杖,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一位73岁的老人在“雪山”上攀登。他是夏伯渝,我国著名登山家。26岁失去小腿,69岁凭借义肢登顶珠峰。北京冬残奥会大幕徐徐拉开,夏伯渝用自己的汗水和毅力,登上了又一座“珠峰”,书写下闪亮一笔。
作为我国知名登山家,夏伯渝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登山”“珠峰”是他人生绕不开的关键词。把时间调回1975年,26岁的夏伯渝是中国登山队的一员,和队友们一起冲顶珠穆朗玛峰。不幸的是,在那次冲顶中,由于冻伤,夏伯渝不得不选择截肢,失去了两腿小腿和双脚。
“珠峰虽然夺去了我的双脚,但没有夺去我对登山运动的热爱。”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夏伯渝在2018年登顶珠峰,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
作为很多残疾人和残疾人运动员的榜样,收到冬残奥会开幕式邀请的夏伯渝却感到有些意外。
“我没有表演的经验,从事的项目和冰雪的关系也不大,开始是有些紧张的。”
虽然略有忐忑,夏伯渝仍然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排练和筹备中。除了虎年春节仅有的几天假期以外,他一直在闭环中学习、练习。由于节目位于整个开幕式的中段,夏伯渝每次都有一个多小时候场时间。不到自己登场时,夏伯渝就戴着耳机,一遍又一遍地听。一边听,一边用义肢轻轻地打着节奏,复习步点。在一天的排练中,整个流程会彩排两到三次。常常是一大早来到鸟巢,披星戴月回到驻地。对于年过七旬的夏伯渝来说,打破日常作息,对身心都是挑战。
“哪怕是上场前一秒,节目细节仍然可能调整,大家一定要保持精神专注。”
马上就要到自己了,夏伯渝心里还在重复着每一个动作。音乐响起,“登山者”亮相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
“这是我人生中闪光的一刻,难忘的一笔。我把残疾人运动员自强自健的一面展现在世界面前,感到光荣自豪。”
走下舞台,夏伯渝悄悄地抹去了眼角的泪花。那是幸福的泪,他登上了自己人生的又一座“珠峰”。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2)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代表全体教练员及官员宣誓的中国轮椅冰壶队教练岳清爽5日表示,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她感动,希望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
3月5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循环赛中,中国队教练岳清爽(中)在比赛中指导队员。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运动员时期,岳清爽曾随中国女子冰壶队获得2009年世锦赛冠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铜牌等殊荣。转型为教练后,她率领中国轮椅冰壶队多次登顶世界大赛。特别是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拿到中国冬残奥会参赛历史上的首枚金牌。
常年指导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岳清爽为他们的拼搏精神所感动,“每天上午训练3到4个小时,他们都是提前1个多小时以上去做准备活动。训练完,一般都是我撵着他们说‘该吃午饭了’。队员们都很珍惜训练的机会”。
2018年3月17日,中国队在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获得金牌,教练员岳清爽与队员王海涛(前)在比赛获胜后拥抱庆祝。新华社记者夏一方摄
“能够在自己的国家代表教练员和官员宣誓,是让人非常激动、开心的一件事。”岳清爽说,所有残疾人运动员的教练都希望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
5日下午,中国轮椅冰壶队在首场比赛3:7不敌加拿大队。岳清爽赛后表示,队员们在家门口作战略显紧张,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期待外界多包容、多鼓励这支冠军队伍。
“后面的比赛还是要一场场去拼,我觉得没有问题。”岳清爽说。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3)
里约残奥会看点一、中国重剑团体冠军荣静担任中国旗手
里约残奥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8日5:45左右在里约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轮椅击剑运动员、2012年伦敦残奥会女子重剑团体冠军荣静,将担任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残奥运动员参加比赛要克服很多困难,他们承受着普通人所不能体会的痛苦,他们值得拥有胜利和享受运动的快乐,也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和喝彩!为运动健儿加油吧!
里约残奥会看点二、中国代表团境外参赛规模最大
据了解,本次里约残奥会一共设置了22个大项与528个小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而皮划艇与铁人三项都是这一届残奥会新添的运动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本次将参加视力残疾与肢体残疾这两个类别的比赛,其中包括了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游泳等17个大项与328个小项目的比赛。这是我国参加在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一届。
目前,残奥会开幕式中国旗手已经确定是在伦敦残奥会上获得女子轮椅击剑项目冠军的荣静。
里约残奥会看点三、中国代表团历史战绩出色
中国参与残奥会的历史不长,但取得的成绩却十分的亮眼,自2004年雅典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在金牌数与奖牌榜均名列榜首之后,2008年北京残奥会与2012年伦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金牌数与奖牌数均排在第一位。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加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全部都是来自民间的业余选手,平均年龄只有26岁。年龄最大的达到了52岁,最小的只有14岁,与往届相比本届残奥会中国新人变多了,严重残疾人参赛人数也得到了增加。平均受教育水平也是历届参加残奥会运动员中最高的。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4)
还有不到24个小时的时间,2016里约残奥会开幕式就将在马拉卡纳球场拉开大幕。就在十几天之前,里约奥运会圣火刚刚在这里熄灭,但等到明天,代表着残奥会的圣火就将接替奥运会圣火,在这个著名的球场内点燃。面对即将开始的新一轮大赛,里约也将进入一段新的周期。CCTV5将会在明天凌晨4点50分在线直播残奥会开幕仪式,欢迎你准时收看。
里约残奥会看点一、里约残奥会点火方式最受期待
说起开幕式,说到开幕式,大家关注的点无外乎有两个,一是表演、文艺演出,在里约奥运会上,凭借着巴西超模一段走秀惊艳了世界。而在即将到来的残奥会上,也有一位叫做博迪的女孩,她将进行一段四道五分钟的现代舞表演,不过这个女孩是一名残疾人,她会穿上假肢进行表演。
残奥会的圣火是6天前,也就是9月1号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点燃。特别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次残奥会的圣火通过虚拟方式点燃,全世界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一个网站上发送积极向上的信息,用这种方式增加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圣火台就会点燃。主办方说,这一创意象征着火炬是用人类内心的热量点燃的,成功点燃之后,火炬会在巴西境内的五座城市进行传递,开幕式上主火炬就是汇集了五座城市的圣火共同点燃,至于究竟如何点燃,答案将会在明天揭晓。
里约残奥会看点二、中国代表团境外参赛规模最大
据了解,本次里约残奥会一共设置了22个大项与528个小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而皮划艇与铁人三项都是这一届奥运会新添的运动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本次将参加视力残疾与肢体残疾这两个类别的比赛,其中包括了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游泳等17个大项与328个小项目的比赛。这是我国参加在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一届。
目前,残奥会开幕式中国旗手已经确定是在伦敦残奥会上获得女子轮椅击剑项目冠军的荣静。
里约残奥会看点三、中国代表团历史战绩出色
中国参与残奥会的历史不长,但取得的成绩却十分的亮眼,自2004年雅典残奥会中国运动员成功在金牌数与奖牌榜均名列榜首之后,此后的2008年北京残奥会与2012年伦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数与奖牌数均排在第一位。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加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全部都是来自民间的业余选手,平均年龄只有26岁。年龄最大的达到了52岁,最小的只有14岁,与往届相比本届中国新人变多了,严重残疾人参赛人数也得到了增加。平均受教育水平也是历届参加残奥会运动员中最高的。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5)
北京冬奥会闭幕不到半月,璀璨的烟花再次点亮“鸟巢”上空,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朋友们在冬残奥会的感召下汇聚在一起,共享这一充满希望、拼搏精神、自强风采和团结友谊的残疾人冰雪盛会。
温暖的情感缓缓流淌,浪漫的色彩交相辉映,动情的氛围渐渐升腾……悠扬歌声和曼妙舞姿中,生命绽放的动人瞬间无不传递着坚毅勇敢的力量。改变始于体育,世界聚焦这一刻,我们期待之后的每一刻……
冬残奥运动员不畏艰难圆梦赛场,场地中央,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星海。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在灿烂星辉中一一闪过。最终画面在“2022北京”定格,现场观众屏息凝神。
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冰球、轮椅冰壶等六大项目的运动员承载着冲破阻碍、突破自我的梦想,从现场雪道疾驰而下。当冰壶脱离推杆,标线随之一格格推进。“10、9、8……3、2、1”,在全场观众的倒数声中,冰壶入垒,属于全球冬残奥运动员的激情盛会就要开启。
在北京冬残奥会会徽衬托下,46个参赛代表团踏雪道而来,憨态可掬的吉祥物“雪容融”和标兵志愿者热情舞蹈欢迎八方来宾。这是有史以来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冬残奥会之一,也是女性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届冬残奥会。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也有初次参加残奥赛事的“00后”;有些来自高手如云竞争激烈的冰雪强国,也有些运动员的家乡气候炎热常年无雪。
“我练习滑雪已经5年了,最近3年都在参加正式比赛,冬残奥会是我最高的梦想舞台,为了来到这里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英国运动员亚历克斯曾遇意外,右腿不幸被截肢,在滑雪中,他找到了新的人生“赛道”。
尽管曾在生命中遭遇不幸,残奥运动员们仍自强不息,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排除万难终于登上冬残奥舞台,冰雪梦想照进现实。
伴随着熟悉的《歌唱祖国》乐曲,中国冬残奥运动员郭雨洁、汪之栋执鲜艳五星红旗,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中国队本次派出96名运动员参与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对于冬残奥项目起步较晚的中国队是巨大的跨越和突破。从2002年初征冬残奥会,到2018年在平昌实现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所有中国运动员不畏艰难,以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家门口创下新的奇迹。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为不同国家(地区)的运动员搭建了充分展示残奥运动魅力的舞台。”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说,他们将通过体育运动展示人性最光辉的一面。
当紫色“雪花”在夜空唯美绽放,我们共同期待代表着勇气、毅力和不屈的冬残奥运动员,在未来9天的冬残奥赛场上,挥洒激情,展示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风采。
这场开幕式的参演人员里,约三分之一是残疾人,他们用质朴的表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排演过程中,残疾人表演者和健全人表演者彼此扶持、互帮互助。团结、友谊、共融,残健融合在各个细节里得以深刻体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视力残疾人悠扬的歌声在场内缓缓荡漾。残疾人运动员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8名代表,护旗入场。虽然其中有人坐着轮椅,但他们步调一致,坚定向前。当国旗冉冉升起,现场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演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拳拳深情。无声,却让人听到嘹亮。
随着舞台光影流转,来自各行各业、残健融合的普通人伴随跳跃的音符,演绎出生命中的动人时刻。盲人女孩用一只红灯笼点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飞梦想、肢残的母亲喜悦地盼到女儿归来。涟漪、浪潮、群鸟飞翔……场地中的盲文如同像素点,在变化中形成生命蓬勃的意象,最终定格为中英双语的“改变始于体育”,而残奥会正是改变的有力证明。
2015年至2021年,中国开展的冬残奥会大项由两个拓展到六个,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近千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打造无障碍环境,北京冬残奥会三个赛区的基础设施做出数十万处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生活将从中受益。
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个人的掌心。他们中有肢残的公益活动志愿者、运动员、医生,有视力残疾的模特、小学生,也有残疾人与健全人携手的夫妻和双胞胎兄弟……残健共融的人们相互鼓励支持,情感在此汇聚交融,温暖世界。
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标志,聚众“小”才能成真“大”。人们将残奥精神铭刻在心里,生生不息,它将感召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体育去改变。
作为改变的新起点,这届冬残奥会将为世界友人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它将成为一条纽带,将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命运的人们汇聚在一起,为共筑更加和谐的世界携手向前。绽放梦想和“我们这百分之十五”一起共赴美好未来。
现场屏幕上,残疾人讲述着被称为“特殊人群”的困扰。事实上,占全球人口15%的12亿残疾人并不“特别”,他们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只有将他们当作普通一员,才能打破彼此间的隔阂。开幕式上,无论是残奥运动员还是残疾人表演者,都各自怀揣梦想,绚烂绽放。
伴随盲人管乐团现场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庄严升起。护旗入场的8名持旗手中,有6名残奥运动员。像他们一样,来自世界的数百名残疾人运动员将用梦想照耀冬残奥赛场,绽放出精彩的人生篇章,更激发“我们这百分之十五”向阳而生,循梦而行。
短片画面中,可爱的盲童满怀希望,用手中画笔蘸取多彩颜料,绘就出一幅绚丽的笑脸,映照在舞台上。当《冬残奥圆舞曲》缓缓响起,听障舞者们倚在雪花状凳子上慢慢滑行。听障舞者、健全舞者和手语老师的娴熟配合,继续讲述着冬奥会“雪花”的故事。雪花无声,但每一片落在地上都在改变世界。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6)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开幕,首枚金牌预计在3月5日开赛的残奥高山滑雪速降比赛中产生。目前,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也已做足准备,期待在家门口举行的冬残奥会上取得全面突破。
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领队王响平近期介绍了队伍的备战情况,他说:“与外国残奥高山滑雪运动队相比,2016年组建的中国队还很年轻。平昌冬残奥会时,中国仅有一名运动员参加残奥高山滑雪比赛,但随着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投身高山滑雪项目,北京冬残奥会上参与高山滑雪角逐的中国健儿达到历史性的22人。无论参赛人数还是整体实力,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残奥高山滑雪是冬残奥会的基础大项,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比赛设有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超级全能、滑降5个项目比赛,每个项目又分站姿、坐姿、视力障碍三个组别,共将产生30枚金牌。运动员滑行时速能超过100公里每小时,比赛竞技性和观赏性都很强。不过,在风雪中快速滑下高坡对运动员的滑行技巧、心理素质的考验也非常大,而这也是展现他们克服恐惧、战胜自我的拼搏过程。“在速降比赛中,运动员几乎处于身体失控状态。我们很多队员是以跨界跨项选材方式选拔入队,最先要克服的就是心理的恐惧,这既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也是残疾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王响平说,“多轮筛选过后,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绝大多数队员都入选了北京冬残奥会参赛名单,大家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有很大提升。对他们来说,能够站上家门口的冬残奥舞台,就已经拿到人生的金牌,取得了成功。每一名队员都特别珍惜这次机会,我们要从第一场比赛就开始拼。”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7)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今天起到9月18号,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举行。这是残奥会历史上首次在南美大陆举行。北京时间今天凌晨5点15分,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35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齐聚马拉卡纳体育场,里约残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
之前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让全世界观众印象深刻。里约奥组委表示,残奥会开幕式将会延续奥运会开幕式的声光和摄影技术,在规模和科技方面和奥运会持平。
残奥会的开幕式在当地时间下午6点15分开始,容纳45000个座位的马拉卡纳球场座无虚席。此时的里约热内卢华灯初上。马拉卡纳这个体育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
残奥会开幕,很多网友都会联想到不久前结束的奥运会开幕式。如果把这两者进行比较,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残奥会的开幕式在现场的声音、光线、色彩以及投影器的运用方面跟奥运会差不多。最大的相同点是巴西人特有的热情奔放、狂欢的方式,进行他们的娱乐大Party。现场的解说也在不停的提示,让几万名的现场观众加入到今天属于自己的SHOWTIME时间。
在现场,只要出现有节奏的音乐和鼓点,几万名观众马上嗨起来,同时抱以有节奏的、整齐划一的掌声和欢呼声,十分震撼。
如果要说到不同点,残奥会开幕式更加突出残疾人朋友的现场体验,偌大的体育场变成声音感受实验室、调动大家多种感觉的实验室。让残疾人能够更好的了解现场。另外开幕式可能还会有一个熄灯环节,整个球场的灯光全部熄灭,几万人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听觉去感受现场的气氛。
未来10天,里约残奥会的22个大项、528个小项将展开角逐,包括了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三大残疾类别。中国体育代表团将会参加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两大类别的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
当然,相比于奥运会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强,残奥会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比赛的范畴,它更是残障人士展现自己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屈服命运摆布的伟大精神的舞台。在这里,金牌和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残奥会的赛场上,每个人都是胜利者。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8)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今天起到9月18号,第31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举行。这是残奥会历史上首次在南美大陆举行。北京时间今天凌晨5点15分,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35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齐聚马拉卡纳体育场,里约残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
之前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让全世界观众印象深刻。里约奥组委表示,残奥会开幕式将会延续奥运会开幕式的声光和摄影技术,在规模和科技方面和奥运会持平。
残奥会的开幕式在当地时间下午6点15分开始,容纳45000个座位的马拉卡纳球场座无虚席。此时的里约热内卢华灯初上。马拉卡纳这个体育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
残奥会开幕,很多网友都会联想到不久前结束的奥运会开幕式。如果把这两者进行比较,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残奥会的开幕式在现场的声音、光线、色彩以及投影器的运用方面跟奥运会差不多。最大的相同点是巴西人特有的热情奔放、狂欢的方式,进行他们的娱乐大Party。现场的解说也在不停的提示,让几万名的现场观众加入到今天属于自己的SHOWTIME时间。
在现场,只要出现有节奏的音乐和鼓点,几万名观众马上嗨起来,同时抱以有节奏的、整齐划一的掌声和欢呼声,十分震撼。
如果要说到不同点,残奥会开幕式更加突出残疾人朋友的现场体验,偌大的体育场变成声音感受实验室、调动大家多种感觉的实验室。让残疾人能够更好的了解现场。另外开幕式可能还会有一个熄灯环节,整个球场的灯光全部熄灭,几万人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听觉去感受现场的气氛。
未来10天,里约残奥会的22个大项、528个小项将展开角逐,包括了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三大残疾类别。中国体育代表团将会参加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两大类别的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
当然,相比于奥运会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强,残奥会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比赛的范畴,它更是残障人士展现自己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屈服命运摆布的伟大精神的舞台。在这里,金牌和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残奥会的赛场上,每个人都是胜利者。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9)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于4日晚上演,在浪漫、唯美、富有诗意的冬奥会开幕式之后,冬残奥会将呈现一场怎样的开幕式?近日,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在接受采访时进行了介绍。
据悉,本次开幕式的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将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
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一样,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也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虽然是同一个场地,而且同样运用了超大地面屏幕,但沈晨介绍说,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还是有所不同。
在色彩方面,沈晨说:“冬奥会开幕式讲述了冰雪的故事,闭幕式是蔚蓝色浪漫和红色的激情碰撞,而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我们将用大家能够看到的所有颜色来融化和兼并。”
他表示,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传达的是一种中国式浪漫的人文特色,比如折柳送别等。而冬残奥会开幕式则从创意阶段开始,就明确要讲述残疾人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是每一个残疾人内心最美丽、最精彩、最绚烂的绽放瞬间。每一个残疾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也都在创造着世界。”他说。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0)
一所大学走出一名世界冠军,已属不易。然而在刚刚闭幕的里约残奥会上,江苏开放大学11名在籍学生在赛事中获得了11金3银4铜的骄人成绩,金牌数占中国军团总数107枚的比例高达一成,金牌比例占江苏军团的近一半。江苏开放大学成了名副其实的“冠军摇篮”。
江苏开放大学连云港学院2014、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的11名同学作为运动员参加了里约残奥会击剑、乒乓球、田径等多个项目、多个级别的赛事角逐,其中:荣静(里约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女子轮椅花剑A级冠军、女子轮椅重剑团体冠军、女子轮椅花剑团体冠军)、张春翠(女子轮椅花剑团体冠军)、孙刚(男子重剑A级冠军、男子花剑团体冠军)、邹莉娟(女子标枪F34级冠军、女子铅球F34级冠军)、张变(女子乒乓球单打A5级冠军、女子乒乓球团体TF4—5级冠军)、顾改(女子乒乓球团体TF4—5级冠军)、李倩(女子乒乓球团体TT1—3级冠军)、曹宁宁(男子乒乓球TT5级单打冠军)获得金牌;李倩(女子乒乓球单打TT3级亚军)、顾改(女子乒乓球单打5A级亚军)、田建全、孙刚(男团重剑亚军)获得银牌;闫硕(男子乒乓球TT7级)、田建全(男子佩剑A级、男子重剑A级)、孙刚(男子花剑A级)获得铜牌;张春翠获女子花剑A级第四名;卢亮获女子射箭W1级个人第五名。他们在赛场上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和“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残疾人体育精神。
据悉,江苏开放大学这11名残奥会运动员均为江苏开放大学连云港学院2014和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在籍学生。经过最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该校大力发展特色教育,通过设置更加灵活的、对口的课程设置与学习规划为更多类型的社会成员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1)
以残疾人运动员为中心,从点滴细节着手,冬残奥会竞赛各场馆和冬残奥村里的无障碍设施广受好评。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表示:“我们看到冬残奥会筹办工作高效顺畅,竞赛场馆和冬残奥村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为办赛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环境。”
一面广角镜,映射温暖的人文关怀。冬残奥会赛时,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将作为轮椅冰壶项目的比赛场地。场馆内,有一条运动员无障碍坡道,双向通行,上下三层,拐角处立着一面广角镜。工作人员介绍,这面广角镜能够让对向而行的残疾人运动员及早发现对方,避免发生碰撞。此外,坡道还设有多处休息平台供残疾人运动员使用。“所有无障碍设计的理念是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公平、舒心的比赛环境。”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营团队设施主管刘振铎说。
一条专用道,打通比赛的全部流程。在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坐姿运动员更换坐姿滑雪器后,便可独立完成热身、参赛、赛后采访等全流程动作。这得益于赛道外沿设有一条2.5米宽、近1000米长的专用通道。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陈国徽介绍,往届冬残奥会上,往往只有赛道上才有坐姿运动员的专用通道,“但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让所有参赛运动员都可以轻松实现无障碍通行。”
一台充电柜,降低冬残奥村中的用电风险。延庆冬残奥村将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融入日常运行。在运动员公寓楼下,一台台智能充电柜已安装完毕,可供不同大小的轮椅电池充电。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充电柜为运动员提供了安全的充电场所和良好的消防环境,不仅向运动员免费开放,而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协助充电。
秉持节俭办赛的原则,冬残奥会5个竞赛场馆全部沿用冬奥会已有场馆,经过相应转换和调整,得到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冬残奥会的筹办和转换工作高效顺畅,得益于北京冬奥组委始终坚持两个冬奥“同步筹办、一岗双责”。在场馆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无障碍环境的实现,大幅降低转换期间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2)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近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写观后感需要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脉络以此来展示自己的触动和感悟,观后感有助于我们对电影做出更加清晰和透彻的评价,写作品名观后感时有可供参考的模板吗?下面将为您详细分析“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这部作品,为避免遗忘,还请您收藏本页网址!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
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时间19:00时间开幕,这次的开幕仪式与以往比有些不同,故事是从一个短片开始的。
短片一开始就出现了一片羽毛,这也与本次开幕式的理念“We Have Wings”,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我们拥有翅膀”相呼应。不是我们是否有残疾,我们都拥有追求梦想的翅膀。
本次东京残奥会共有22个大项、539个小项,共计13天的比赛。
相比于一个月前的奥运会开幕式,这次竟没有那么阴间,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色彩丰富、主题和配乐都挺欢快的,氛围和现场布置都很积极阳光,竹蜻蜓太温暖了!让网友们竟有些不习惯。
在欢快动听的音乐下,由红、绿、蓝三色的气球组成了残疾人奥林匹克的标志Agitos。
节目虽然有些简单,但是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阳间”的温暖,
这次运动员入场方式与之前相比也有些许的不同,无论来还是没来的运动员,他们的名字都被打在体育场的观众席环形屏幕上。他们所有的人值得更多的关注和掌声。
虽然之前阿富汗残奥委会决定放弃参加东京残奥会,但是开幕式上,一位志愿者还是带着阿富汗国旗进入会场,即使没有一个运动员的阿富汗,还是参加了开幕式,我承认我又破防了......
看到各个国家的代表团,或许有的国家只有三两个人,但当他们缓缓入场的时候,还是被深深的感动了。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2)
在第十六届残奥会中,中国以96金60银51铜的绝对优势,摘得残奥会的桂冠。每一块奖牌的背后,都有许多身体残疾的人的拼搏与努力,他们所具有的精神,也正是我们青年应必备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向残疾运动员学习,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我辈青年,当迎难而上,永不言弃。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十八岁女生王心仪,在被北大录取后写下《感恩贫穷》一文。她出生于贫困的家庭,母亲要照顾常年患病的姥爷,她还有两个弟弟,全家的收入就指望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不稳定又少得可怜的工资,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垮她,反而让她更相信知识的力量,促成王心仪成功的并不是贫困本身,而是她自己,她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困难,却仍积极上进,努力坚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没有人是生来就成功的,要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才能将困境转化为挑战,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我辈青年当顽强不屈,奋斗不息。鲑鱼出生于淡水的河流,在生长期游出大海,等到产卵期又跋涉千里,再次回到出生地,生出下一代,如此循环不已,生生不息,鲑鱼有着近乎地狱般的溯游之路,回家路上要飞跃大瀑布,瀑布边守着成群的灰熊,不能跃过瀑布的鱼很多跃进了灰熊的肚中,跃过的鱼精疲力尽,还得面对数以万计的鱼雕,只有不多的幸运儿可以躲过追捕。鲑鱼的一生是奋斗者的缩影,在困境中磨砺,在竞争中生存,顽强不屈,奋斗不息,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我辈青年当以梦为马,自强不息。美国的田径选手威尔玛·鲁道夫曾被医生判定为终生残疾,曾有六年不会走路,却最终斩获三枚田径金牌;清华大学生矣晓沅六岁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1岁与轮椅为伴,但他有一颗奔跑的心,轮椅困住了身体,却困不住灵魂。来路或许不易,命运或许不公,但请一定相信,相信追梦者、奋斗者和奔跑者的力量。以梦为马,在梦想与奋斗的.激荡下,定能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古有刑天舞干戚,今有残疾运动员为国努力。拼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财富,我辈青年更应该炼就钢铁意志,迎着风雨飞翔。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3)
或许我们对他们的漠视来自于不了解甚至不理解,而通过那些生活小细节才可知、可感的关于残疾的意义,健康人很难明白,残奥会精神思想汇报。残奥会,为残疾人提供舞台,展示自己,告诉他人——我能行!它让残疾人收获自信,收获荣誉,收获成就;它让他们卸去平常生活的不如意,通过体育收获快乐,收获成功!
让残奥会诠释生命的倔强说到北京奥运,相信无人不知,中国一举夺得51金21银28铜的骄人成绩,在奥运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笔。可是,如果问问大家,残奥会什么时候开幕?中国派出多少选手?相信就没有那么多人知道了。或许残奥会的赛事不如奥运会精彩,或许残奥会没有明星云集,但是,残奥会并不能因此而被我们忽略。
奥运的真谛在于它的有容乃大,残疾人同样可以并且应当享受到奥运带来的快乐。“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命运的残酷并没有使残奥选手们低头,相反,经过刻苦的训练,他们将同样在世界赛场上展现骄人的风采。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进行体育运动并非难事,可对于残奥选手来说,却绝对是一个极限的挑战。请看看残缺的身体在水中是怎样奋力向前,请看看坐在轮椅之上如何进行球赛,请看看赛场上的选手们如何保持平衡全力拼搏,他们正在展现人类最亮丽的风景,最执着的毅力,最倔强的生命。
奥运会的热潮正逐渐消退,人们从奥运的激情回归到日常的生活中。比起奥运会,很少人有同样高的热情去关注这场十足感人的残奥会。人们都乐意去记住奥运会上那一个个光环四射的冠军,甚至挖掘这些奥运明星背后鲜为人知的刻苦经历。而残奥选手们呢?他们需要比明星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才能登上奥运的舞台,他们又有多少人问津?
北京奥运是人文的奥运,人性的关怀让五环焕发出爱的光辉。我们为奥运欢呼,同样要为残奥喝彩;我们为奥运冠军鼓掌,同样要为残奥选手骄傲。奥运缺少残奥是不完整的奥运,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奥运。
当奥运日益被市场化,唯独残奥仍保持着一种率性的纯真,这种纯真来自于体育精神,更来自于生命真谛。残奥选手固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身体缺陷,但在斗志与拼搏精神上却丝毫不比奥运选手逊色。
同一片蓝天下有着同样的梦想,让我们用同样响亮的声音高呼:“中国残奥会代表团,加油!全世界残奥选手们,加油!”
让生命的坚忍不拔和倔强在残奥会中得到最完美的诠释吧!
残奥会告诉我们残缺不是耻辱,它让残疾朋友们获得了同健康人一样的权利,举办运动会的权利,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获得尊重与荣誉的权利,获得掌声的权利,坦然享受阳光的权利……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4)
中国残奥军团17日再夺11金,金牌总数达到105块。当天,游泳项目比赛全部结束,在夺得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后,中国游泳健儿以37金30银25铜的残奥会历史最好成绩完美收官。
截至17日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105金81银51铜,继续高居金牌和奖牌榜之首。英国以64金39银44铜位居次席,乌克兰以41金37银39铜排第三,夺得14金的东道主巴西位列金牌榜第八位。
游泳项目的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泳军”再添两金。其中,张丽在女子100米自由泳S5级决赛中夺冠,周聪、林福荣、宋懋璗和王益楠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摘得最后一枚游泳项目金牌。本届残奥会,中国运动员在里约泳池共收获37金,金牌数创残奥会历史新高,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副其实的夺金大户。
17日的田径赛场,中国健儿掀起夺金高潮,当天夺得的11枚金牌中有7枚来自田径。其中,周洪转在轮椅竞速女子800米T53级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里约残奥会上的第100枚金牌。
女子1500米T11级决赛,中国选手郑金以4分38秒92夺冠,并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缩短了5秒14。“跨过终点线那一刻非常激动,十年来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她说。
其余比赛,董飞霞和米娜分别在女子铁饼F55级、F38级比赛中折桂,吴国山夺得男子铅球F57级冠军,周霞在女子200米T35级比赛中夺冠,崔彦峰、刘洋、李虎召、刘成明搭档的中国组合在男子4×400米接力T53/T54级比赛中摘得金牌。
当天另外两块金牌来自乒乓球,张变、顾改、周影在女子团体TF4-5级比赛中夺冠,葛杨、马麟、连浩夺得男子团体TF9-10级比赛金牌。女子坐式排球决赛,卫冕冠军中国队0:3不敌美国队,没能实现残奥会“四连冠”。
里约残奥会将于18日闭幕,中国代表团在最后一个比赛日还有1个大项、3个小项的比赛。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5)
一段多彩的梦想之旅,一曲温暖的生命赞歌。
3月4日晚,国家体育场,北京冬残奥会的大幕徐徐拉开。
“双奥之城”北京携手张家口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残奥运动员。他们用拼搏汇聚力量,以奋斗传递梦想。每一次出现在赛场,每一次冲过终点线,残奥运动员都在诠释“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
从北京冬奥会到北京冬残奥会,“大雪花”火炬台再度吸引世界的关注;从“冰墩墩”到“雪容融”,再一次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冰雪之约,书写“简约、安全、精彩”。北京冬残奥会的赛场,见证自强不息,推动残健共融。当一簇“微火”再度映照“大雪花”火炬台,那份感动与激励,也在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梦想。
温暖
《让我们荡起双桨》《丝路随想》……场地中,随着残障人士的深情表演,动人的旋律回荡在空中。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之际,正值中国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生机盎然,为这场冰雪运动盛会赋予美好的期待。
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星辉照耀,历届冬残奥会的闪光时刻一一浮现。当画面定格在“2022北京”,一页新的历史被书写。
鸟巢高处,代表冬残奥会六大竞赛项目的运动员们从雪道上疾驰而下,昭示着人生路上纵有阻碍,突破自我才能迎接美好未来。体育,属于每个人,残疾人同样在参与体育运动中找到自信。生活中,他们有着特殊的困难,但体育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融入社会之门。伴随着冰壶脱离推杆,标线随之一格格推进,倒计时归零,大幕正式拉开。
仪式旗台两侧,残疾人合唱团深情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伴随着悠扬的旋律,8名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和为残疾人事业作出贡献的人士代表组成护旗方阵,手擎五星红旗进入场内。
国旗徐徐升起,国歌声回荡在耳边。现场的听障人士也用手语“唱”出源自心底的这首歌。这一刻,有声无声,共情共鸣,汇聚起拳拳爱国心。
共融
憨态可掬的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滑入现场。以中国灯笼为原型的“雪容融”此刻“暖意融融”,点亮梦想,温暖世界。
由中国传统音乐改编的交响乐响起,各参赛代表团及旗手踏着“冰雪赛道”而来,向世界展示动人的中国式浪漫。
各代表团引导员手中,由雪花与中国结融汇而成的引导牌闪闪发亮。由残疾人朋友手工编结的“雪容融”挂饰,佩戴在每一名引导员胸前。
伴着《歌唱祖国》的旋律,东道主中国代表团最后入场。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运动员郭雨洁、残奥冰球运动员汪之栋持鲜艳的五星红旗,行进在队伍最前列。现场观众为残奥运动员送上掌声,也送上真诚的敬意和鼓励。
多彩
夜空中,一朵巨大的紫色雪花绽放。紫色,代表着国际残奥委会“我们这15%”的理念。残疾人在全球总人口中占比约15%,这朵紫色的雪花,诠释着这样的理念——“他们”也就是“我们”,所有人汇聚起前行的力量,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场地中,演员们共同演绎生活中温情的时刻,他们中有残疾人,也有健全人。女孩用一只红灯笼点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飞梦想、母亲喜悦地盼望女儿归来、逆风而行的老者鼓舞小男孩自由飞翔……
残健共融、彼此支持,残疾人运动员直面人生挑战,用拼搏去改变自己,也在鼓舞世界。他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属于所有人。
此刻,场地中一位盲人的手掌上出现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个人的掌心,最终浮现在场地中,迎接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到来。
8名旗手手持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入场。由视力残疾学生组成的管乐团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庄严升起。这旋律仿佛从他们的心中涌出,感动着每一名听众。
大屏幕播放的短片中,小朋友满怀希望,用手中的画笔蘸取颜料,描绘出最美的笑脸。在《冬残奥圆舞曲》的浪漫旋律中,画中的色彩如溪流汇海,最美的笑脸在场地中绽放,笑与爱,梦想与希望,此刻汇聚成情感的海洋。
汇集了残奥运动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和中国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共9处火种,在国家体育场内,经过7位残奥运动员的传递,来到最后一棒火炬手、盲人运动员李端手中。
“即使眼前一片黑暗,但我仍能感受温暖。”面对“大雪花”火炬台,李端用双手触摸着一朵朵雪花,仿佛在触摸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他慢慢地将手中的火炬嵌入主火炬台,这一刻,火种耀亮天地,大爱蓬勃生长。人生的赛场上,梦想之花盛放,生命之树常青。这簇“微火”代表着残疾人运动员,也代表着所有人,发出最真挚的召唤——一起向未来。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6)
在2008年残奥会的盲人柔道比赛中,中国选手徐志林以出色的表现战胜了外国选手。为中国再添一枚银牌。这场比赛震撼了我,一直令我念念不忘。
两国选手木来实力相当,一直无法分出上下。可这次比赛,中国运动员一直处于上风,以一次又一次高超的技术获得高分,这让我看着很高兴。比赛到达了最后,两国选手都很平静,场上的观众也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结果的出现。这时,外国运动员主动发起进攻,徐志林也将手放在了对手的肩膀上,在不可开交之时,徐志林一使劲,将对手重重摔倒在地。全场观众顿时欢声一片,两国选手也鞠躬向观众致敬。徐志林下台后,教练对他说:“表现不错,可是我告诉你,你的对手今天是负伤来参赛的,他的腹部不慎被打伤了,流了好多血……”这时,徐志林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他立刻请志愿者再次带他上台,与他的对手,拥抱。就在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观众的眼球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了两位运动员身上,他们像是一家人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然后互相搀扶着走下台,脸上满是真诚的笑容。
他们既互相佩服,也都被对方感动着。顿时,观众台上再次欢声一片,无数的呐喊声和泪水一起涌向了两位运动员,我也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比赛!
牵手,是盲人柔道项目中常见的现象。因为运动员要被裁判领上台比赛,赛后,再被教练牵手领下台。可这次的牵手,却是前所未有的,中国运动员从来不赢不公平的比赛,他们来参加比赛,不只是为了拿奖牌,打败对手,而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长见识。我们远远做不到这一点,不论什么比赛,我们关心的都是胜与负,不管怎么赢,只觉得赢了就是好样的。但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友谊。老师常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凡事都不能有小心眼,占小便宜,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体育精神有这么伟大!这再一次把我震撼了!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7)
北京冬奥会闭幕不到半月,璀璨的烟花再次点亮“鸟巢”上空,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朋友们在冬残奥会的感召下汇聚在一起,共享这一充满希望、拼搏精神、自强风采和团结友谊的残疾人冰雪盛会。
温暖的情感缓缓流淌,浪漫的色彩交相辉映,动情的氛围渐渐升腾……悠扬歌声和曼妙舞姿中,生命绽放的动人瞬间无不传递着坚毅勇敢的力量。改变始于体育,世界聚焦这一刻,我们期待之后的每一刻……
冬残奥运动员不畏艰难圆梦赛场,场地中央,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星海。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在灿烂星辉中一一闪过。最终画面在“2022北京”定格,现场观众屏息凝神。
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冰球、轮椅冰壶等六大项目的运动员承载着冲破阻碍、突破自我的梦想,从现场雪道疾驰而下。当冰壶脱离推杆,标线随之一格格推进。“10、9、8……3、2、1”,在全场观众的倒数声中,冰壶入垒,属于全球冬残奥运动员的激情盛会就要开启。
在北京冬残奥会会徽衬托下,46个参赛代表团踏雪道而来,憨态可掬的吉祥物“雪容融”和标兵志愿者热情舞蹈欢迎八方来宾。这是有史以来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冬残奥会之一,也是女性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届冬残奥会。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也有初次参加残奥赛事的“00后”;有些来自高手如云竞争激烈的冰雪强国,也有些运动员的家乡气候炎热常年无雪。
“我练习滑雪已经5年了,最近3年都在参加正式比赛,冬残奥会是我最高的梦想舞台,为了来到这里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英国运动员亚历克斯曾遇意外,右腿不幸被截肢,在滑雪中,他找到了新的人生“赛道”。
尽管曾在生命中遭遇不幸,残奥运动员们仍自强不息,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排除万难终于登上冬残奥舞台,冰雪梦想照进现实。
伴随着熟悉的《歌唱祖国》乐曲,中国冬残奥运动员郭雨洁、汪之栋执鲜艳五星红旗,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中国队本次派出96名运动员参与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对于冬残奥项目起步较晚的中国队是巨大的跨越和突破。从2002年初征冬残奥会,到2018年在平昌实现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所有中国运动员不畏艰难,以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家门口创下新的奇迹。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为不同国家(地区)的运动员搭建了充分展示残奥运动魅力的舞台。”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说,他们将通过体育运动展示人性最光辉的一面。
当紫色“雪花”在夜空唯美绽放,我们共同期待代表着勇气、毅力和不屈的冬残奥运动员,在未来9天的冬残奥赛场上,挥洒激情,展示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风采。
这场开幕式的参演人员里,约三分之一是残疾人,他们用质朴的表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排演过程中,残疾人表演者和健全人表演者彼此扶持、互帮互助。团结、友谊、共融,残健融合在各个细节里得以深刻体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视力残疾人悠扬的歌声在场内缓缓荡漾。残疾人运动员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8名代表,护旗入场。虽然其中有人坐着轮椅,但他们步调一致,坚定向前。当国旗冉冉升起,现场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演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拳拳深情。无声,却让人听到嘹亮。
随着舞台光影流转,来自各行各业、残健融合的普通人伴随跳跃的音符,演绎出生命中的动人时刻。盲人女孩用一只红灯笼点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飞梦想、肢残的母亲喜悦地盼到女儿归来。涟漪、浪潮、群鸟飞翔……场地中的盲文如同像素点,在变化中形成生命蓬勃的意象,最终定格为中英双语的“改变始于体育”,而残奥会正是改变的有力证明。
2015年至2021年,中国开展的冬残奥会大项由两个拓展到六个,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近千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打造无障碍环境,北京冬残奥会三个赛区的基础设施做出数十万处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生活将从中受益。
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个人的掌心。他们中有肢残的公益活动志愿者、运动员、医生,有视力残疾的模特、小学生,也有残疾人与健全人携手的夫妻和双胞胎兄弟……残健共融的人们相互鼓励支持,情感在此汇聚交融,温暖世界。
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标志,聚众“小”才能成真“大”。人们将残奥精神铭刻在心里,生生不息,它将感召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体育去改变。
作为改变的新起点,这届冬残奥会将为世界友人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它将成为一条纽带,将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命运的人们汇聚在一起,为共筑更加和谐的世界携手向前。绽放梦想和“我们这百分之十五”一起共赴美好未来。
现场屏幕上,残疾人讲述着被称为“特殊人群”的困扰。事实上,占全球人口15%的12亿残疾人并不“特别”,他们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只有将他们当作普通一员,才能打破彼此间的隔阂。开幕式上,无论是残奥运动员还是残疾人表演者,都各自怀揣梦想,绚烂绽放。
伴随盲人管乐团现场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庄严升起。护旗入场的8名持旗手中,有6名残奥运动员。像他们一样,来自世界的数百名残疾人运动员将用梦想照耀冬残奥赛场,绽放出精彩的人生篇章,更激发“我们这百分之十五”向阳而生,循梦而行。
短片画面中,可爱的盲童满怀希望,用手中画笔蘸取多彩颜料,绘就出一幅绚丽的笑脸,映照在舞台上。当《冬残奥圆舞曲》缓缓响起,听障舞者们倚在雪花状凳子上慢慢滑行。听障舞者、健全舞者和手语老师的娴熟配合,继续讲述着冬奥会“雪花”的故事。雪花无声,但每一片落在地上都在改变世界。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8)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九路火种,其中一路采集自残奥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八路为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平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种采集后,都在采集地进行不超过20棒的城市火种火炬接力。
九路圣火的传递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用“冰壶撞击”的方式采集的“互助之火”,也有两名盲人青年用盲文书写引燃“电子的烟花”的方式采集的“希望之火”,还有30名盲校师生合唱歌曲《光明》,利用分贝音频声压,引燃火种的“光明之火”……在位于八达岭古长城的火种采集现场,1名中国人和4名外国人代表五大洲共同点燃“和平之火”。中国登山协会成员夏伯渝是现场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被冻伤,双小腿截肢。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此次火炬传递共有565名火炬手,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占比21%,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残疾人火炬手占比不低于15%”的要求。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9)
那天晚上,北京2008年残奥会圣火,以无法阻挡的人性魅力,在梦想之巢———中国国家体育场燃起。那一刻,伴随着美丽的焰火,北京被点亮,中国被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点亮,每一个人———你和我的心灵之域里,也随之洒满人性光辉。
在六日晚北京二零零八残奥会开幕式上,被三百二十名聋哑姑娘用手语和肢体语言纯美演绎。从这一刻起的十二天时间里,北京残奥会将以生命的名义,与已经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共同创造出一届真正完整的奥运会。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说:“精神寓于运动。”是的,在入场运动员那一张张快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格外迷人的朝气蓬勃,看到了独立、自信、坚毅、乐观的高贵品格,看到了积极参与、珍视荣誉、追求超越的体育精神。那一刻,透过残疾人运动员灿烂的笑容,我们同时也正照耀着自己的心灵,照耀着自己的精、气、神。
多么美好的日子呀!我虽然没有能够亲眼在北京鸟巢一睹开幕式的风采,但是,我在家里的电视机里看到了,多么激动人心啊,让别人也看到了我们中国的美丽,让大家看清了我们中国,真是太骄傲了呀!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0)
还是那片“大雪花”,还是那束微火,但这次北京冬残奥会的点火仪式上,史上首次盲人点火赋予了这个万众瞩目的环节新的意义。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时,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3月4日晚,李端摸索火炬嵌入的位置的时候,全场观众为他加油,李端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世界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没有咱中国人做不成的事”点火仪式结束后,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今天我的右手拿得低了一些,左手去比对时,(卡槽)底下也有点卡。盲人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不一定能顺利完成。但我还是很自信的,我又拔出来重试一下,费了点时间,但最终成功了!”
李端的自信里有荣誉感,也有责任感:“我不只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所有的运动员和残疾人运动员,我要把这些运动员和全国8500万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出来,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有信心。”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中国人,包括咱中国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曾经的男篮运动员“自强不息”也是对李端人生轨迹的最好概括。这个高大的吉林汉子出生于1978年,从小喜欢打篮球,曾两次入选国家青年队,获得过全国青年男篮的扣篮冠军,王治郅、陈可都是他那时的队友。
但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还失去了右手食指第一节。不能打篮球了,他就开始学盲文和盲人按摩。他只用十几天时间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创造了盲校成立以来的最快学习纪录。
曾经的队友变成了他的按摩对象。李端想,能为他们缓解病痛、让他们精神抖擞地回到赛场上,那也是好的。后来,中国残联和各级残联在寻找残疾人运动员时,弹跳力好、腿长的李端被发现,重启运动生涯,开始练习跳远。“练跳远必须要跑得直,而且步点要准,步子大了,踩过起跳区就犯规了,步子小又没进起跳区,歪了还跳不进沙坑。”一次次的蓄力、起跳、落地中,李端为祖国夺得了沉甸甸的荣誉:从2000年到2012年,他参加了4届残奥会,共夺得4块金牌。
2008年9月15日,中国选手李端在比赛后庆祝。当日,在国家体育场进行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男子跳远F11级决赛中,李端以6米61的成绩夺冠。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尤其难忘,他夺得了男子跳远F11级决赛冠军,还刷新了西班牙运动员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在鸟巢升起了国旗,奏响了国歌。
“当时和9万名观众高唱国歌,我真的特别自豪。”
“第一次是参赛,9万名观众和我一起唱国歌,第二次是点火炬,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夜晚,为我们点亮了整个夜空。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400字11
北京冬奥会闭幕不到半月,璀璨的烟花再次点亮“鸟巢”上空,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朋友们在冬残奥会的感召下汇聚在一起,共享这一充满希望、拼搏精神、自强风采和团结友谊的残疾人冰雪盛会。
温暖的情感缓缓流淌,浪漫的色彩交相辉映,动情的氛围渐渐升腾……悠扬歌声和曼妙舞姿中,生命绽放的动人瞬间无不传递着坚毅勇敢的力量。改变始于体育,世界聚焦这一刻,我们期待之后的每一刻……
冬残奥运动员不畏艰难圆梦赛场,场地中央,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星海。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在灿烂星辉中一一闪过。最终画面在“2022北京”定格,现场观众屏息凝神。
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冰球、轮椅冰壶等六大项目的运动员承载着冲破阻碍、突破自我的梦想,从现场雪道疾驰而下。当冰壶脱离推杆,标线随之一格格推进。“10、9、8……3、2、1”,在全场观众的倒数声中,冰壶入垒,属于全球冬残奥运动员的激情盛会就要开启。
在北京冬残奥会会徽衬托下,46个参赛代表团踏雪道而来,憨态可掬的吉祥物“雪容融”和标兵志愿者热情舞蹈欢迎八方来宾。这是有史以来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冬残奥会之一,也是女性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届冬残奥会。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也有初次参加残奥赛事的“00后”;有些来自高手如云竞争激烈的冰雪强国,也有些运动员的家乡气候炎热常年无雪。
“我练习滑雪已经5年了,最近3年都在参加正式比赛,冬残奥会是我最高的梦想舞台,为了来到这里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英国运动员亚历克斯曾遇意外,右腿不幸被截肢,在滑雪中,他找到了新的人生“赛道”。
尽管曾在生命中遭遇不幸,残奥运动员们仍自强不息,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排除万难终于登上冬残奥舞台,冰雪梦想照进现实。
伴随着熟悉的《歌唱祖国》乐曲,中国冬残奥运动员郭雨洁、汪之栋执鲜艳五星红旗,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中国队本次派出96名运动员参与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对于冬残奥项目起步较晚的中国队是巨大的跨越和突破。从2002年初征冬残奥会,到2018年在平昌实现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所有中国运动员不畏艰难,以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家门口创下新的奇迹。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为不同国家(地区)的运动员搭建了充分展示残奥运动魅力的舞台。”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说,他们将通过体育运动展示人性最光辉的一面。
当紫色“雪花”在夜空唯美绽放,我们共同期待代表着勇气、毅力和不屈的冬残奥运动员,在未来9天的冬残奥赛场上,挥洒激情,展示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风采。
这场开幕式的参演人员里,约三分之一是残疾人,他们用质朴的表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排演过程中,残疾人表演者和健全人表演者彼此扶持、互帮互助。团结、友谊、共融,残健融合在各个细节里得以深刻体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视力残疾人悠扬的歌声在场内缓缓荡漾。残疾人运动员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8名代表,护旗入场。虽然其中有人坐着轮椅,但他们步调一致,坚定向前。当国旗冉冉升起,现场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演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拳拳深情。无声,却让人听到嘹亮。
随着舞台光影流转,来自各行各业、残健融合的普通人伴随跳跃的音符,演绎出生命中的动人时刻。盲人女孩用一只红灯笼点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飞梦想、肢残的母亲喜悦地盼到女儿归来。涟漪、浪潮、群鸟飞翔……场地中的盲文如同像素点,在变化中形成生命蓬勃的意象,最终定格为中英双语的“改变始于体育”,而残奥会正是改变的有力证明。
2015年至2021年,中国开展的冬残奥会大项由两个拓展到六个,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近千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打造无障碍环境,北京冬残奥会三个赛区的基础设施做出数十万处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生活将从中受益。
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个人的掌心。他们中有肢残的公益活动志愿者、运动员、医生,有视力残疾的模特、小学生,也有残疾人与健全人携手的夫妻和双胞胎兄弟……残健共融的人们相互鼓励支持,情感在此汇聚交融,温暖世界。
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标志,聚众“小”才能成真“大”。人们将残奥精神铭刻在心里,生生不息,它将感召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体育去改变。
作为改变的新起点,这届冬残奥会将为世界友人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它将成为一条纽带,将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命运的人们汇聚在一起,为共筑更加和谐的世界携手向前。绽放梦想和“我们这百分之十五”一起共赴美好未来。
现场屏幕上,残疾人讲述着被称为“特殊人群”的困扰。事实上,占全球人口15%的12亿残疾人并不“特别”,他们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只有将他们当作普通一员,才能打破彼此间的隔阂。开幕式上,无论是残奥运动员还是残疾人表演者,都各自怀揣梦想,绚烂绽放。
伴随盲人管乐团现场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庄严升起。护旗入场的8名持旗手中,有6名残奥运动员。像他们一样,来自世界的数百名残疾人运动员将用梦想照耀冬残奥赛场,绽放出精彩的人生篇章,更激发“我们这百分之十五”向阳而生,循梦而行。
短片画面中,可爱的盲童满怀希望,用手中画笔蘸取多彩颜料,绘就出一幅绚丽的笑脸,映照在舞台上。当《冬残奥圆舞曲》缓缓响起,听障舞者们倚在雪花状凳子上慢慢滑行。听障舞者、健全舞者和手语老师的娴熟配合,继续讲述着冬奥会“雪花”的故事。雪花无声,但每一片落在地上都在改变世界。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
聚精会神地观赏影片或电视剧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在观看过程,会不断的各种想法迸发出来,我们观赏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那么观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1
9月6日晚8点,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当然,我和祺祺都没有亲临现场。
彼时,她在奶奶家,我在朋友家。我不知道她在干啥,当然,后来知道了,她是在看开幕式。8点开始的时候呢,我正在鏖战拖拉机,但是,由于我搭档极为不专心,一心想看开幕式的原因,敌人以摧枯拉朽的速度解决了我们。从7点半到9点半,居然只用了2个小时,就搞定了我们这一方。于是,我带着无比沮丧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汽车!
不过,我后来认为,这是一次极为英明的决策。因为,我赶上了看开幕式的后一段,呵呵。虽然只看了后一段,但我觉得,相比起来,夏奥会的开幕式让人激动,而这次残奥会的开幕式则更让我感动。
因为,从节目策划本身、从演员的姿态表情,无一不露出人性之美:真实、平静、勇敢、坚韧、向往、希望......也许并不震撼,却在平和之中展现出人与自然圆润的、流动的和谐,就像那些小卡通人,看上去笨笨的,却洋溢着生命周而复始的活力;就像那些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传递着爱和希望的讯息。看残奥会的开幕式,你会觉得在动作之中充满了静谧,在残缺之中充满了完美,而在这动静之间、圆缺之间,生命获得原始的诠释,给我们繁杂的内心注入一股清泉,让我们脆弱的灵魂获得一份坚强。
次日,我接祺祺回家的路上,下了城铁之后,问她看过开幕式没有,她高兴地说:“我看了!”而且,更令我惊讶的是,我还以为她除此之外别无话说,就像我以前问她看杂技、看夏奥会开幕式之后记得什么,有什么感触时她总是不发一言一样,她这次说出了一连串的话,而且逻辑清楚,表述准确,有情景再现,也有观后感言。
小美女是这样说的:“妈妈,开幕式上有个四川来的小姐姐,她的这支腿在地震中没有了,就剩下这支腿(附带了比划动作),她还说要跳舞,说要成为一个舞蹈家。她真勇敢。”我接着说:“恩,真是好顽强呀。”小美女马上反应过来说:“小姐姐真勇敢,真坚强!”我俯下身,由衷地说:“祺祺,你用的‘坚强’比妈妈用的‘顽强’更切合实际,用的好!”小美女还给我描述了青蛙舞,我因为没看过,不知道她说的是不是青蛙,周一上班后看到介绍,果然有青蛙舞,看来祺祺所说非虚。
正因为祺祺的反应,更让我有理由相信,残奥会的开幕式的确不错,能让一个不到5岁的小朋友都能记住内容和所要表达情感的开幕式,又怎么会不好呢?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2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习。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近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3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虽然上苍是那样不公,它没有给我十全十美健康的身体,没有给我靓丽的容颜,但是它给了我一颗多么美丽善良的心!我用我的心来生活着,用我的心来爱这个世界,爱每一个人,我的人生将演绎如此生动和美丽!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4
3月4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
“开幕式的感觉是五彩斑斓”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据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参演人员残疾人占比30%
“同心圆”理念是亮点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提及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亮点,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
“‘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所有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强奋斗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段艰难前行的经历。终于,他们成功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鲜血。他们曾经一次次地摔倒,但每次摔倒,都是他们继续前行的起点,他们是真的勇士,百折不挠就是最贴切的写照。
残奥精神包含着一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赛场内外,残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以自我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教育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用积极进取的态度点燃生命的激情。
“超越、融合、共享”,简单的六个汉字,概括了48年残奥会运动史的真谛。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残奥运动已经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残奥运动发展到今天,对于所有残疾人运动员来说,不再仅仅是对奖牌的向往,更多的是对超越自我和坚忍不拔精神的'追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举办一场残奥会也不再仅仅是展现该国运动员实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现一个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发展情况;对于整个奥林匹克运动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汇集世界各国残疾人运动员参与到竞技中来,更多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整个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进程。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5
2021年8月24日,也就是东京奥运会圣火熄灭16天后,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我早早就等在电视机前准备观看开幕式的盛况了!
开幕式以帕拉机场繁忙的工作场景作为开头,帕拉就是英语残奥会的意思。好多架飞机的影子不断汇聚在一起,代表了全世界的残奥运动员从世界各地赶来这里参加比赛。然后镜头转向体育馆大屏幕,开场之后播放了一段短片,短片里,参加竞赛的残奥运动员奔跑起步产生了风,风把羽毛和绸带吹上了天空,天空中羽毛和绸带悠扬的飞动着,时而顺风时而逆风,象征着残奥运动员的坚韧和战胜逆境的能力。通过电视解说我明白了,这里出现的飞翔的羽毛也呼应了这次开幕式的主题——我们拥有翅膀!随后镜头又转回了体育馆里的帕拉机场,伴随着一声哨响,工作人员们开始了忙碌起来,他们成功地让螺旋桨转动起来,产生了风,三种气球随风升起,组成了国际残奥会的会徽。这个表演真的太有创意了,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来的运动员入场仪式,最令人期待最振奋人心的时刻当然是中国代表团入场的时候了!看到我们的旗手虽然坐着轮椅,还精神奕奕得高举国旗入场,真是令人感动!听解说介绍他们都是两枚金牌的获得者,真的很厉害呢!看到那么多运动员代表我们国家出战,真的由衷地觉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我真的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看完整个开幕式表演,我还沉浸在激动兴奋之中,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地想看明年在我们国家举行的冬奥会开幕式了!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6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平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7
9月7日消息(记者陈亮)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再过不到24个小时,里约残奥会的大幕将在马拉卡纳球场拉开。十几天前,里约奥运会的圣火刚刚熄灭,再过一天的时间,残奥会的圣火即将在这个著名的球场点燃。对于即将开始的大赛,里约准备好了吗?
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们来到里约已经有将近一周的时间了,他们正在这里积极备战,正在努力适应这里的环境,调整出自己的最佳状态。这次里约残奥会跟之前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这是在南美大陆举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残奥会历史上出行距离最远的一次,面临着时差调整、气候条件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克服。现在巴西的天气虽是冬天,但是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冷,这里昼夜温差非常大,白天太阳一出来是暴晒,经常要穿短袖短裤,在路上走几步是一身汗,最好还得抹上防晒霜,否则很可能会被晒伤。但是太阳一旦下山或者躲进了云层里面,起了风,温度立马就降下来了,有时候穿上外套还觉得非常冷。对于普通行人的感觉都是这样,对于要保持良好状态的运动员来说怎么去适应气候,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生病,把这个状态延续到比赛当中,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里约残奥村和奥运村都在位于里约西南部的巴哈区,里约奥运会结束之后,奥运村经过一番改造就变成了残奥村,残奥村远离市中心,周围群山环绕,从运动员的阳台上可以看到巴哈奥林匹克公园,不远处还有湖泊和大海。残奥村里共有31栋楼房,中国代表团住在13号楼,奥运会期间中国运动员也居住在这里。13号楼一共有18层,每一层都挂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入口处红灯笼也非常显眼。中国代表团驻地的墙壁上用白纸黑字写了一句话:祖国和人民的荣誉高于一切。相信在即将开始的残奥会比赛上,中国运动员一定会肩负祖国人民的嘱托,奋勇拼搏、取得好成绩。
里约残奥会一共设置了22个大项,528个小项,包括三个方面: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皮划艇和铁人三项是这届残奥会中新增加的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参加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这两个类别的比赛,其中包括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游泳等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中国运动员在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上获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数名列奖牌榜、金牌榜的首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从那以后,到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以及2012年的伦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和奖牌数都是名列首位。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运动员全部都是业余选手,平均年龄26岁,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14岁,这些运动员跟往届相比新人变多了,重残人数增加了,受教育程度也是历届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中最高的。
目前,开幕式旗手确定了伦敦残奥会上获得女子轮椅击剑项目冠军的荣静,今天记者在采访荣静时她说,这里的训练条件和国内差不多,她的比赛大概在将近一个礼拜之后的14号才开始,目前她也正在进行最后的实战训练。为什么选择荣静作为旗手?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张海迪告诉记者,选择女子轮椅击键冠军的荣静有着特殊的考虑,以前残奥会代表团的旗手都是小伙子,这次残奥代表团提出要对残疾妇女以及残疾儿童格外关心,代表团旗手的选择上也体现了这种关心,特地选择了这样一位非常漂亮、健康、爱笑的女旗手。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8
坚强之美、超越之美、残缺之美,在残奥会的赛场上时时处处绽放着奇异的光芒!他们让我们看到了进取、超越、希望和梦想,也让我们更深刻体会了“精神寓于运动”的理念。这是残奥会给残疾人运动员带来了美丽,残疾人运动员更因残奥会向世界释放了他们残缺的美丽。
诚然,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做一个肢体健全、心智健康的人,但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投向那些残疾人、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给他们以尊重和帮助,给他们以施展才华和超越梦想的舞台,这就是残奥之美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北京冬奥盛会,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有助于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内外部舆论环境。正因此,我们不仅要办好盛会,也要以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的方式,讲好中国再次与奥林匹克结缘的动人故事。
我们要讲好各国奥运健儿激情拼搏的故事。冬奥会开幕日益临近,全球冰雪健儿正争分夺秒,为梦想冲刺。中国冰雪“金牌之师”国家短道速滑队已经实现满额参赛;17岁小将苏翊鸣在大跳台世界杯美国斯廷博特站比赛中夺得男子单板滑雪金牌,创造了中国滑雪新的历史;两届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冠军、日本运动员羽生结弦,期待在北京挑战高难度的四周半跳动作……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世界顶尖的冬季项目运动员将会聚在中国,向世界呈现精彩的冰雪竞技。无论是否站上领奖台,拼搏就是最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共同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熠熠生辉的精神底色。深入挖掘这些故事,将激励更多人用奋斗成就梦想。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9
前不久,张艺谋打造的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用中国式的文化,震撼了全球观众,因此大家也对冬残奥开闭幕式非常期待。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正式开幕,据央视新闻消息,冬残奥开闭幕式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
据介绍,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已经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我们是这样的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
张艺谋强调:“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据悉,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
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突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让我们的社会形成普遍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
冬季残奥会自1976年举行以来,至2018已经举办了12届,参赛运动员总人数接近4000人。比赛项目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轮椅体育舞蹈等4个大项,每个大项中又包括若干小项。中国2002年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当时共派出4名运动员参加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取得一个第六名的成绩。
冬季残奥会截至2018年已举办过第12届,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早期的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先驱有奥地利失去双腿的塞普·茨维克纳格,他用假肢从事滑雪运动。
后来滑雪运动器材设计方面出现了革新,例如创造出了使用拐杖的三板滑雪(three-track skiing)1.1独腿运动员单脚穿一只滑雪板,再使用分别装配有小滑雪板的双拐,这样雪地上便留下了三条痕迹。
这一器材的革命导演了1948年2月奥地利17名残疾人参加的第一次滑雪比赛。广大残疾人滑雪爱好者十分欢迎这项比赛,于是翌年在奥地利的巴德加施泰因(Badgastein)举行了首届奥地利3板滑雪锦标赛。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集锦11篇
读书使我们快乐,观影也有类似的效果,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在观赏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集锦11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1
里约残奥会看点一、中国重剑团体冠军荣静担任中国旗手
里约残奥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8日5:45左右在里约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轮椅击剑运动员、2012年伦敦残奥会女子重剑团体冠军荣静,将担任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残奥运动员参加比赛要克服很多困难,他们承受着普通人所不能体会的痛苦,他们值得拥有胜利和享受运动的快乐,也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和喝彩!为运动健儿加油吧!
里约残奥会看点二、中国代表团境外参赛规模最大
据了解,本次里约残奥会一共设置了22个大项与528个小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而皮划艇与铁人三项都是这一届残奥会新添的运动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本次将参加视力残疾与肢体残疾这两个类别的比赛,其中包括了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游泳等17个大项与328个小项目的比赛。这是我国参加在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一届。
目前,残奥会开幕式中国旗手已经确定是在伦敦残奥会上获得女子轮椅击剑项目冠军的荣静。
里约残奥会看点三、中国代表团历史战绩出色
中国参与残奥会的历史不长,但取得的成绩却十分的亮眼,自2004年雅典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在金牌数与奖牌榜均名列榜首之后,2008年北京残奥会与2012年伦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金牌数与奖牌数均排在第一位。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加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全部都是来自民间的业余选手,平均年龄只有26岁。年龄最大的达到了52岁,最小的只有14岁,与往届相比本届残奥会中国新人变多了,严重残疾人参赛人数也得到了增加。平均受教育水平也是历届参加残奥会运动员中最高的。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2
比气势,比规模,北京残奥会比不上奥运会;比明星云集,残奥会比不上奥运会,但是北京残奥会,让我们一遍遍重温着精神的强健、生命的坚韧、人性的伟大,我们的心灵一次次被触动,或心潮澎湃,或感慨万千……
心存光明,自强不息,从命运的黑暗中挣扎出来,最终,实现了完美的自我超越。
每一位残奥选手,每一位残奥冠军都在用他们的行动,用他们高昂的斗志和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展现人类最亮丽的风景,最执着的毅力。“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他们向世人证明:人可以有残缺的身体,但不会有残缺的生命;人可以有梦碎的瞬间,但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
我觉得,残奥会不仅仅是一场运动会,更是一次生命强者的聚会,一次感人的精神盛宴,只要挺起脊梁,一切都有可能;北京残奥会,让全国人民更深刻地理解奥林匹克的精神;北京残奥会,让世界人民再次发出赞叹:太精彩了;北京残奥会,又让世界人民积蓄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所以说,北京残奥会同样精彩,同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奥会的开幕式,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各国代表队入场的时候。我发现有些代表队只有两三个人入场,其中甚至只有一个运动员。有些代表队有几百名运动员。我认为这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国家所在地的经纬度,有些国家靠近赤道,常年高温。而冬奥会的项目大多是在冰上或雪上的,所以有些国家就无缘冬奥了;一个原因是国家的实力如何,一些小国的运动员屈指可数,而大国的运动员少则几十,多则几百。
综上所述,运动员较多的代表队的国家大多是地理位置好或实力强劲的,从中也能看出中国如今的强大。
在入场后的表演中,主持人也明确的说明了表演中所用到的人工智能捕捉技术昰视觉技术上的首创。可以听出主持人在说这句话时的自豪与骄傲。
在清朝末期,我们的国家是多么的羸弱,割地赔款、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一件件耻辱的的史事被写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可现在,新中国的强盛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说出: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今世不悔入华夏,后世永复中国人。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3
中国残奥军团17日再夺11金,金牌总数达到105块。当天,游泳项目比赛全部结束,在夺得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后,中国游泳健儿以37金30银25铜的残奥会历史最好成绩完美收官。
截至17日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105金81银51铜,继续高居金牌和奖牌榜之首。英国以64金39银44铜位居次席,乌克兰以41金37银39铜排第三,夺得14金的东道主巴西位列金牌榜第八位。
游泳项目的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泳军”再添两金。其中,张丽在女子100米自由泳S5级决赛中夺冠,周聪、林福荣、宋懋璗和王益楠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摘得最后一枚游泳项目金牌。本届残奥会,中国运动员在里约泳池共收获37金,金牌数创残奥会历史新高,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副其实的夺金大户。
17日的田径赛场,中国健儿掀起夺金高潮,当天夺得的11枚金牌中有7枚来自田径。其中,周洪转在轮椅竞速女子800米T53级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里约残奥会上的第100枚金牌。
女子1500米T11级决赛,中国选手郑金以4分38秒92夺冠,并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缩短了5秒14。“跨过终点线那一刻非常激动,十年来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她说。
其余比赛,董飞霞和米娜分别在女子铁饼F55级、F38级比赛中折桂,吴国山夺得男子铅球F57级冠军,周霞在女子200米T35级比赛中夺冠,崔彦峰、刘洋、李虎召、刘成明搭档的中国组合在男子4×400米接力T53/T54级比赛中摘得金牌。
当天另外两块金牌来自乒乓球,张变、顾改、周影在女子团体TF4-5级比赛中夺冠,葛杨、马麟、连浩夺得男子团体TF9-10级比赛金牌。女子坐式排球决赛,卫冕冠军中国队0:3不敌美国队,没能实现残奥会“四连冠”。
里约残奥会将于18日闭幕,中国代表团在最后一个比赛日还有1个大项、3个小项的比赛。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4
或许我们对他们的漠视来自于不了解甚至不理解,而通过那些生活小细节才可知、可感的关于残疾的意义,健康人很难明白,残奥会精神思想汇报。残奥会,为残疾人提供舞台,展示自己,告诉他人——我能行!它让残疾人收获自信,收获荣誉,收获成就;它让他们卸去平常生活的不如意,通过体育收获快乐,收获成功!
让残奥会诠释生命的倔强说到北京奥运,相信无人不知,中国一举夺得51金21银28铜的骄人成绩,在奥运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笔。可是,如果问问大家,残奥会什么时候开幕?中国派出多少选手?相信就没有那么多人知道了。或许残奥会的赛事不如奥运会精彩,或许残奥会没有明星云集,但是,残奥会并不能因此而被我们忽略。
奥运的真谛在于它的有容乃大,残疾人同样可以并且应当享受到奥运带来的快乐。“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命运的残酷并没有使残奥选手们低头,相反,经过刻苦的训练,他们将同样在世界赛场上展现骄人的风采。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进行体育运动并非难事,可对于残奥选手来说,却绝对是一个极限的挑战。请看看残缺的身体在水中是怎样奋力向前,请看看坐在轮椅之上如何进行球赛,请看看赛场上的选手们如何保持平衡全力拼搏,他们正在展现人类最亮丽的风景,最执着的毅力,最倔强的生命。
奥运会的热潮正逐渐消退,人们从奥运的激情回归到日常的生活中。比起奥运会,很少人有同样高的热情去关注这场十足感人的残奥会。人们都乐意去记住奥运会上那一个个光环四射的冠军,甚至挖掘这些奥运明星背后鲜为人知的刻苦经历。而残奥选手们呢?他们需要比明星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才能登上奥运的舞台,他们又有多少人问津?
北京奥运是人文的奥运,人性的关怀让五环焕发出爱的光辉。我们为奥运欢呼,同样要为残奥喝彩;我们为奥运冠军鼓掌,同样要为残奥选手骄傲。奥运缺少残奥是不完整的奥运,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奥运。
当奥运日益被市场化,唯独残奥仍保持着一种率性的纯真,这种纯真来自于体育精神,更来自于生命真谛。残奥选手固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身体缺陷,但在斗志与拼搏精神上却丝毫不比奥运选手逊色。
同一片蓝天下有着同样的梦想,让我们用同样响亮的声音高呼:“中国残奥会代表团,加油!全世界残奥选手们,加油!”
让生命的坚忍不拔和倔强在残奥会中得到最完美的诠释吧!
残奥会告诉我们残缺不是耻辱,它让残疾朋友们获得了同健康人一样的权利,举办运动会的权利,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获得尊重与荣誉的权利,获得掌声的权利,坦然享受阳光的权利……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5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开幕,首枚金牌预计在3月5日开赛的残奥高山滑雪速降比赛中产生。目前,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也已做足准备,期待在家门口举行的冬残奥会上取得全面突破。
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领队王响平近期介绍了队伍的备战情况,他说:“与外国残奥高山滑雪运动队相比,2016年组建的中国队还很年轻。平昌冬残奥会时,中国仅有一名运动员参加残奥高山滑雪比赛,但随着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投身高山滑雪项目,北京冬残奥会上参与高山滑雪角逐的中国健儿达到历史性的22人。无论参赛人数还是整体实力,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残奥高山滑雪是冬残奥会的基础大项,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比赛设有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超级全能、滑降5个项目比赛,每个项目又分站姿、坐姿、视力障碍三个组别,共将产生30枚金牌。运动员滑行时速能超过100公里每小时,比赛竞技性和观赏性都很强。不过,在风雪中快速滑下高坡对运动员的滑行技巧、心理素质的考验也非常大,而这也是展现他们克服恐惧、战胜自我的拼搏过程。“在速降比赛中,运动员几乎处于身体失控状态。我们很多队员是以跨界跨项选材方式选拔入队,最先要克服的就是心理的恐惧,这既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也是残疾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王响平说,“多轮筛选过后,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绝大多数队员都入选了北京冬残奥会参赛名单,大家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有很大提升。对他们来说,能够站上家门口的冬残奥舞台,就已经拿到人生的金牌,取得了成功。每一名队员都特别珍惜这次机会,我们要从第一场比赛就开始拼。”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6
距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还有一天时间,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盛会的气氛更为浓厚。场馆内随处可见的残奥标识和无障碍设施、冬残奥村里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以及训练场上紧张备战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无不在向我们发出一个讯息——冬残奥会,我们准备好了!
兴奋剂检测站门前新增了无障碍通道,赛道结束区的雪地上搭起了木板路,运动员休息室旁边设置了轮椅假肢存放室……在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残奥会场馆转换工作已接近尾声。据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残奥整合经理刘杰介绍,场馆中共设置了永久、临时无障碍坡道11个,无障碍电梯23部,无障碍卫生间33个,赛事期间他们还将为坐姿运动员提供专用设施。
“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只有短短十几天的转换时间,这些天来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了景观标识更换、雪场赛道调整、无障碍设施设置等多项工作,只为能在开幕前完成所有准备。”刘杰说,“我们有信心在赛事期间为各国(地区)残奥健儿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和最细心的服务。”
在群山环绕的张家口赛区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供暖维保工作人员张荣彬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调试供暖机房,检修供暖管道。“虽然北京冬奥会已经闭幕,但我们还不能放松,现在正在为北京冬残奥会做准备。”张荣彬告诉记者,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他所在的供暖维保团队全力保障了20万平方米涉奥区域的供、采暖设备稳定运行。冬残奥会上,他们会继续坚守岗位,以同样的高标准完成工作,为赛区人员送去温暖。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7
今天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的日子。
首先是欢迎仪式:一群穿着五彩服的卡通玩偶出现在我的眼前,慢慢地,他们变成了一座“彩虹桥”,十分好看.到选手入场了: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奥会选手,走进欢乐的鸟巢。他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架着拐杖,有的靠人扶持,有的双目失明……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灿烂的笑容。
动人的一幕出现在德国代表团入场时。选手们步入场地,笑向观众,并亮出了一面写有四个汉字“北京你好!”的德国国旗。547名中国代表队出场了,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开始表演了,首先是《太阳鸟》:“太阳鸟”飞向一位盲人歌手,盲人歌手唱起了:《天域》。《星星,你好》: 舞台的中央,320名聋人姐姐穿着洁白的裙子,翩翩起舞,用手语对着天空说:“星星,你好!”
明天我们等待着中国健儿再创辉煌!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8
月4日,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备受关注的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于明晚精彩亮相。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和演出前的彩排已顺利完成。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冬残奥会)是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残疾人运动会最能达到的。我们加班加点都可以,让这一场表演和这一流程、开幕式充满感情。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突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我们在表现残疾人自己,肯定就是温暖的、感人的,因为我们讲的都是每一个残疾人自己的故事。但是我给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理念,就是贯穿始末、一直在强调的“同心圆”的概念。无论是舞美空间,还是视觉空间,以及表演空间,我们在想“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同心圆”里面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那对于残健共融的这一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大的、重要的亮点。
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充满中国人的浪漫,让人惊艳,冬残奥会开幕式又会有哪些独特之处?张艺谋和导演团队带来最新“情报”。
据了解,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主角是运动员,届时残疾人和健全人携手参与,总演员人数800余名,其中残疾人表演者占比约30%。
这也契合残奥会开幕式的表演主题“生命的绽放”:讲述残疾人的自强不息、努力向上,展现残疾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外,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将有特别可爱的呈现。
总体来说,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6个项目集训队,自2020年起就在北京、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常年坚持不间断地训练,并且推动了残疾人冬季运动的发展。在即将到来的北京冬残奥会上,希望我们的96名残奥运动员们可以尽情地实现自我价值,书写冰雪梦想。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篇9
东京残奥会的开幕式成功举行,作为每次奥运会之后又一项大型赛事,残奥会的举办让更多人对于“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有了新的认识。而与奥运会开幕式相比,残奥会的开幕式也有很多亮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此次开幕式是以一段节奏十分明快的短片作为开场,其中的羽毛元素恰恰对应了本次残奥会的主题“我们拥有翅膀”,随后100位身穿蓝色服装的舞者欢快地起舞,随后出现的声光电效果十足的现场倒数画面相当震撼。
本次开幕式的主题地点设定在“帕拉机场”,每一段表演都是以这座象征着残奥会主题的机场来延伸的。随着一声令下,身穿蓝色制服的员工开始工作,复杂的启动模式之后,身着“机关人偶”服饰的演员翩翩起舞。一名身穿义肢的运动员在场地中央奔跑,而他的奔跑形成的光圈推动着各个“机关”的运行。
在介绍比赛项目的短片中同样显示了明快的特点,电子音乐作为背景导致的迅速切换和快节奏的镜头感十分具有日本代表性。而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中,也是由DJ现场打出的电子音乐作为背景,让现场的气氛非常轻松活跃。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中,每个国家的运动员入场式,现场场地大型LED屏幕都会显示该国家国旗颜色的.特效,科技感十足。
最后的圣火点燃仪式相对更为简单,也沿用了奥运会的花瓣模式,不过这更加凸显了圣火点燃的神圣感。开幕式在圣火点燃之后随即结束,这也意味着东京残奥会正式拉开帷幕,未来的12天里,我们将见证残奥会运动员一次次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击的精彩时刻。东京残奥会,我们共同期待吧!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7篇
希望这篇“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能够满足您的阅读期望让您感到满意,在观影时我们能学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此时心中种种,感慨万千,最是适宜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要求发表真实客观的评价,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深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感悟。你知道写作品名观后感时从哪些角度去写比较好呢?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
北京冬奥会闭幕不到半月,璀璨的烟花再次点亮“鸟巢”上空,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朋友们在冬残奥会的感召下汇聚在一起,共享这一充满希望、拼搏精神、自强风采和团结友谊的残疾人冰雪盛会。
温暖的情感缓缓流淌,浪漫的色彩交相辉映,动情的氛围渐渐升腾……悠扬歌声和曼妙舞姿中,生命绽放的动人瞬间无不传递着坚毅勇敢的力量。
改变始于体育,世界聚焦这一刻,我们期待之后的每一刻……
绽放激情,冬残奥运动员不畏艰难圆梦赛场
场地中央,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星海。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在灿烂星辉中一一闪过。最终画面在“2022北京”定格,现场观众屏息凝神。
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冰球、轮椅冰壶等六大项目的运动员承载着冲破阻碍、突破自我的梦想,从现场雪道疾驰而下。当冰壶脱离推杆,标线随之一格格推进。“10、9、8……3、2、1”,在全场观众的倒数声中,冰壶入垒,属于全球冬残奥运动员的激情盛会就要开启。
在北京冬残奥会会徽衬托下,46个参赛代表团踏雪道而来,憨态可掬的吉祥物“雪容融”和标兵志愿者热情舞蹈欢迎八方来宾。这是有史以来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冬残奥会之一,也是女性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届冬残奥会。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也有初次参加残奥赛事的“00后”;有些来自高手如云竞争激烈的冰雪强国,也有些运动员的家乡气候炎热常年无雪。
“我练习滑雪已经5年了,最近3年都在参加正式比赛,冬残奥会是我最高的梦想舞台,为了来到这里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英国运动员亚历克斯曾遇意外,右腿不幸被截肢,在滑雪中,他找到了新的人生“赛道”。
尽管曾在生命中遭遇不幸,残奥运动员们仍自强不息,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排除万难终于登上冬残奥舞台,冰雪梦想照进现实。
伴随着熟悉的《歌唱祖国》乐曲,中国冬残奥运动员郭雨洁、汪之栋执鲜艳五星红旗,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中国队本次派出96名运动员参与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对于冬残奥项目起步较晚的中国队是巨大的跨越和突破。从2002年初征冬残奥会,到2018年在平昌实现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所有中国运动员不畏艰难,以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家门口创下新的奇迹。
“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为不同国家(地区)的运动员搭建了充分展示残奥运动魅力的舞台。”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说,他们将通过体育运动展示人性最光辉的一面。
当紫色“雪花”在夜空唯美绽放,我们共同期待代表着勇气、毅力和不屈的冬残奥运动员,在未来9天的冬残奥赛场上,挥洒激情,展示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风采。
绽放愿景,残健融合携手共筑和谐世界
这场开幕式的参演人员里,约三分之一是残疾人,他们用质朴的表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排演过程中,残疾人表演者和健全人表演者彼此扶持、互帮互助。团结、友谊、共融,残健融合在各个细节里得以深刻体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视力残疾人悠扬的歌声在场内缓缓荡漾。残疾人运动员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8名代表,护旗入场。虽然其中有人坐着轮椅,但他们步调一致,坚定向前。当国旗冉冉升起,现场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演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拳拳深情。无声,却让人听到嘹亮。
随着舞台光影流转,来自各行各业、残健融合的普通人伴随跳跃的音符,演绎出生命中的动人时刻。
盲人女孩用一只红灯笼点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飞梦想、肢残的母亲喜悦地盼到女儿归来。
涟漪、浪潮、群鸟飞翔……场地中的盲文如同像素点,在变化中形成生命蓬勃的意象,最终定格为中英双语的“改变始于体育”,而残奥会正是改变的有力证明。
2015年至2021年,中国开展的冬残奥会大项由两个拓展到六个,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近千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打造无障碍环境,北京冬残奥会三个赛区的基础设施做出数十万处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生活将从中受益。
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个人的掌心。他们中有肢残的公益活动志愿者、运动员、医生,有视力残疾的模特、小学生,也有残疾人与健全人携手的夫妻和双胞胎兄弟……残健共融的人们相互鼓励支持,情感在此汇聚交融,温暖世界。
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标志,聚众“小”才能成真“大”。人们将残奥精神铭刻在心里,生生不息,它将感召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体育去改变。
作为改变的新起点,这届冬残奥会将为世界友人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它将成为一条纽带,将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命运的人们汇聚在一起,为共筑更加和谐的世界携手向前。
绽放梦想,和“我们这百分之十五”一起共赴美好未来
现场屏幕上,残疾人讲述着被称为“特殊人群”的困扰。事实上,占全球人口15%的12亿残疾人并不“特别”,他们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只有将他们当作普通一员,才能打破彼此间的隔阂。开幕式上,无论是残奥运动员还是残疾人表演者,都各自怀揣梦想,绚烂绽放。
伴随盲人管乐团现场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庄严升起。护旗入场的8名持旗手中,有6名残奥运动员。像他们一样,来自世界的数百名残疾人运动员将用梦想照耀冬残奥赛场,绽放出精彩的人生篇章,更激发“我们这百分之十五”向阳而生,循梦而行。
短片画面中,可爱的盲童满怀希望,用手中画笔蘸取多彩颜料,绘就出一幅绚丽的笑脸,映照在舞台上。当《冬残奥圆舞曲》缓缓响起,听障舞者们倚在雪花状凳子上慢慢滑行。听障舞者、健全舞者和手语老师的娴熟配合,继续讲述着冬奥会“雪花”的故事。雪花无声,但每一片落在地上都在改变世界。
浪漫的旋律里,画中的色彩在场地中央如溪流汇海,似灿烂朝霞,喷薄挥洒,残健共融的舞者们用生命之光为盲童照亮梦想。无声的交响,创造出无数残障人士心中更加美丽绚烂的世界。
燃烧的火种,从残奥运动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采集,来到中国,连同采集自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8处火种汇聚成北京冬残奥会官方火种。“鸟巢”内,8位残疾人运动员火炬手满怀“一起向未来”的憧憬,透过手中的火炬,传递出爱与希望。
最后一棒火炬手、盲人运动员李端一步步走向“大雪花”造型的主火炬台,用他最有温度的感官能力——触摸,轻抚一片片小雪花。现场安静下来,观众仿佛能感受到他在触摸世界,认知世界。几经摸索,火炬终于插入主火炬台。一簇微光,烛照世界。
满载梦想的烟花点亮夜空,缤纷绽放。北京冬残奥会在纯洁、温暖、多彩中开幕。
“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雪花》的动人歌声再次响彻“鸟巢”。现场所有表演者和观众用手语和欢呼表达着“一起向未来”的愿望,共同祝福这个充满温情的春天,祈愿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春回大地的意境中,包含“我们这百分之十五”的全人类,满怀梦想,将在冬残奥历史上书写新的荣光。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2】
四年一度的残奥会马上要举行了,大家都知道举行残奥会的目的是让残疾的朋友们像普通人一样拥有自己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机会!残奥会更加体现他们的自强不息,不向困难低头,奋力拼搏的顽强精神。他们对生活充满火一般的激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我从电视上看到许许多多的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个个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们一定在心底暗下决心:我们一定会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认输!虽然他们残疾了,但是他们身残志坚。他们动作看上去的都很娴熟,可是这一小小简单的动作,却是他们比常人多付出百倍的努力才换来的。
我非常佩服这些坚持不懈残疾人。我们一定要学习他们勇敢面对困难,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一定也做得到。只要我们多付出一些努力,就能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地时间9月5日上午,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里约残奥村举行升旗仪式。在代表团团长、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的带领下,3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参加了升旗仪式。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将有308名运动员参加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是我国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一届。
升旗仪式以欢快奔放的巴西传统舞蹈表演拉开序幕。随后,在国歌的伴奏声中,代表团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全体运动员将不负8500万残疾人兄弟姐妹的重托,努力发扬残疾人体育精神,向全世界展示我国残疾人的良好形象和风采。”这是中国残奥运动员的心声。在里约,他们将继续发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同时也将积极增进与各代表团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彰显文明进步的风貌。
参加本届残奥会的中国选手来自社会各个行业,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年轻队伍。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运动员占46%,是队伍专业化程度、运动员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届。
里约残奥会将于9月7日至18日举行,共设有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三大残疾类别的22个大项、528个小项。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3】
截至昨晚截稿时间,中国军团在里约残奥会以55枚金牌、42枚银牌和28枚铜牌,共125枚奖牌的成绩强势领跑。北京时间昨晚,乒乓球男子单打tt8级三四名决赛中,厦门选手叶超群不敌波兰选手彼得·格鲁津,无缘铜牌。
昨晚的比赛中,叶超群大比分两度落后,两度顽强追平,遗憾在最后一局落败,以2:3不敌波兰选手格彼得·格鲁津,无缘铜牌。作为32岁的老将,叶超群已经代表厦门参加了三届残奥会,他曾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夺得tt7级男单亚军、团体赛tt6-8级冠军。明日凌晨,他将出征团体赛tt6-8级1/4决赛,他在这个项目上同样有冲击奖牌的能力。
里约残奥会赛事已过半程,中国队在多个项目上展示了不俗实力,乒乓球项目已有8枚金牌被收入囊中。而泳坛健儿贡献更加卓越,共获得20枚金牌,占到中国军团金牌总数的半壁江山。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4】
9月8日举行的里约残奥会R1xSH1级男子10米气步枪站姿比赛中,董超以205.8环的优异成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首金。
董超是伦敦残奥会该项目的冠军,当天是他的卫冕之战。在资格赛中,董超仅以618.6环排名所有选手的第5位;决赛中,卫冕冠军找回状态,第一枪便打出10.9环。比赛过程中,前12枪暂列第一的塞尔维亚选手出现重大失误,仅打出3.3环,排名第二的董超重拾夺金主动权。
还剩最后一枪的时候,握有2.4环巨大优势的董超沉着击发,10.5环!董超时隔4年再次站上这个项目的最高领奖台。
为此,中国残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奥委会第一时间电贺董超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里约残奥会首枚金牌。
当地时间9月8日,中国残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奥委会致电中国体育代表团,对董超在里约残奥会男子10米气步枪SH1级比赛中夺冠、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枚金牌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贺电说,欣闻我国运动员董超在本届残奥会男子10米气步枪SH1级比赛中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枚金牌,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参赛工作开了好头,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在此,谨向获奖运动员及中国体育代表团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贺电表示,希望中国体育代表团残疾人体育健儿大力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弘扬残疾人体育精神,超越自我、勇于胜利,展示运动水平,展现精神风貌,讲述中国残疾人的自强不息感人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残疾人的正能量,增进与各国各地区人民友谊,推动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为祖国争光、为人生添彩。
贺电希望中国体育代表团圆满完成各项参赛任务,争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增光添彩。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5】
“我的路不是你的路,我的苦不是你的苦,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力,把一切去征服……”一首刘德华自己创作并演唱的著名励志歌曲《Everyone Is NO.1》,使刘德华与残疾人运动员紧紧连在了一起。
6月3日,著名演员和歌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刘德华与中国残奥委会副主席赵素京、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费薇一起,来到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为在这里备战里约残奥会的残疾人运动员加油助威。
目前,举重、游泳、硬地滚球和轮椅篮球项目的运动员在管理中心集训,其他项目分别在全国各地训练。各队将于8月集结,出发赴里约。
在举重馆,世界纪录保持者胡丹丹现场示范了推举。应运动员邀请,刘德华在举重床上体验卧推,分别进行了25公斤和45公斤两组训练。他对举重运动员说,有人叫我劳模,依我看,“你们才是劳模,是真正的劳模”。
“华仔来了!”刘德华还未进游泳馆,游泳馆里已经传出了激动的声音。刘德华推着伦敦残奥会4块金牌获得者杨洋来到泳池边,并贴心地帮他整理衣服。刘德华在与广东籍运动员李汉华交谈时表示,“希望在里约赛场上你们能有更出色的表现,加油!”多年来,刘德华与游泳项目运动员已经是老朋友了,虽然一部分老友已退役,但是这次又结识了新朋友。
在硬地滚球场地上,除了与队员们合影留念,给队员们签名外,刘德华还饶有兴致地与运动员打起了友谊赛。刘德华还主动向在场的记者介绍硬地滚球比赛规则,并现场当起了裁判。
硬地滚球运动员广越想坐在场边看着刘德华和队友比赛兴奋不已。他说,华仔的歌听过很多,最喜欢的要数《大中华》,只可惜教练今天没有派自己上场和心中的偶像互动。
赵素京向记者介绍,刘德华积极支持残疾人事业已有20余年,2007年起,他每年都参加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
临别时,刘德华依依不舍地对大家说:“希望大家在里约多拿金牌!”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6】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派出96名运动员,他们将参加全部六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不向命运屈服,勇敢挑战极限,残奥运动员们值得更多关注和掌声。
在浪漫、唯美、富有诗意的冬奥会开幕式之后,冬残奥会将呈现一场怎样的开幕式?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在接受采访时进行了剧透。据悉,本次开幕式的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将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而且,作为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也将在开幕式上闪亮登场,在运动员入场时带领大家欢迎远道而来的残疾人运动员。
沈晨介绍说,虽然冬奥会开闭幕式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都是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也同样会运用超大地面屏幕,但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的呈现方式还是有所不同。“冬奥会开幕式讲述了冰雪的故事,闭幕式是蔚蓝色浪漫和红色的激情碰撞,而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我们将用大家能够看到的所有颜色来融化和兼并。”
沈晨还表示,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传达的是一种中国式浪漫的人文特色,而冬残奥会开幕式则从创意阶段开始,就明确要讲述残疾人自己的故事。“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是每一个残疾人内心最美丽、最精彩、最绚烂的绽放瞬间。每一个残疾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也都在创造着世界。”
与此同时,中国元素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也必不可少。其中,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将贯穿始终。沈晨介绍说,开幕式倒计时、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文艺表演以及点火瞬间等等,都将有“同心圆”出现。“之所以是‘同心圆’,就是让大家不断聚焦、不断感受那份团结、友谊以及打破壁垒后的共融。”
据媒体报道,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申办之后,中国残疾人冬季项目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跨界跨项选拔人才,聘请高水平国内国外教练,全项目组建国家集训队,反季节展开境内境外训练,培养残奥技术官员等,实现了在冬残奥会大项上的参赛全覆盖。
此次中国冬残奥代表团总人数为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包括男运动员68人、女运动员28人。这些运动员来自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汉族、满族、佤族、傣族、侗族、彝族、苗族等7个民族,全部为业余选手,职业有工人、农民、学生、职员和自由职业者等。运动员平均年龄25岁,年龄最大的为45岁的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海原,年龄最小的为17岁的单板滑雪运动员耿焱红。
这是我国第六次组团参加冬残奥会,也是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运动员们将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全部6个大项的比赛,包括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等。
说到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的看点,在6个大项当中,不得不提在平昌冬残奥会上为中国队取得冬残奥会首枚金牌的中国轮椅冰壶队。在主教练岳清爽的带领下,队伍的团队配合更稳,参加世锦赛夺冠的主力阵容:闫卓、孙玉龙、陈建新和王海涛很有可能也是中国轮椅冰壶队参加冬残奥会的主力阵容。目前世界排名前6的队伍都是中国队卫冕的竞争对手。
在单板滑雪项目上,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共有18名队员将参加障碍追逐和坡面回转2个大项8个小项的比赛,也是首次实现全项目参赛。其中男队员纪立家、女队员胡年佳等年轻队员的竞技状态和表现,都让人看到了这支年轻队伍,有希望实现中国残奥单板滑雪在冬残奥会上的奖牌,甚至金牌零的突破。
此外,在冰球、高山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等项目上,主场作战的中国队也将力争实现突破。总体来说,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6个项目集训队,自2020年起就在北京、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常年坚持不间断地训练,并且推动了残疾人冬季运动的发展。正如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高山滑雪队领队王响平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中国健儿们都非常珍惜这次在家门口参赛的机会,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有信心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202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7】
比气势,比规模,北京残奥会比不上奥运会;比明星云集,残奥会比不上奥运会,但是北京残奥会,让我们一遍遍重温着精神的强健、生命的坚韧、人性的伟大,我们的心灵一次次被触动,或心潮澎湃,或感慨万千……
心存光明,自强不息,从命运的黑暗中挣扎出来,最终,实现了完美的自我超越。
每一位残奥选手,每一位残奥冠军都在用他们的行动,用他们高昂的斗志和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展现人类最亮丽的风景,最执着的毅力。“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他们向世人证明:人可以有残缺的身体,但不会有残缺的生命;人可以有梦碎的瞬间,但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
我觉得,残奥会不仅仅是一场运动会,更是一次生命强者的聚会,一次感人的精神盛宴,只要挺起脊梁,一切都有可能;北京残奥会,让全国人民更深刻地理解奥林匹克的精神;北京残奥会,让世界人民再次发出赞叹:太精彩了;北京残奥会,又让世界人民积蓄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所以说,北京残奥会同样精彩,同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奥会的开幕式,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各国代表队入场的时候。我发现有些代表队只有两三个人入场,其中甚至只有一个运动员。有些代表队有几百名运动员。我认为这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国家所在地的经纬度,有些国家靠近赤道,常年高温。而冬奥会的项目大多是在冰上或雪上的,所以有些国家就无缘冬奥了;一个原因是国家的实力如何,一些小国的运动员屈指可数,而大国的运动员少则几十,多则几百。
综上所述,运动员较多的代表队的国家大多是地理位置好或实力强劲的,从中也能看出中国如今的强大。
在入场后的表演中,主持人也明确的说明了表演中所用到的人工智能捕捉技术昰视觉技术上的首创。可以听出主持人在说这句话时的自豪与骄傲。
在清朝末期,我们的国家是多么的羸弱,割地赔款、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一件件耻辱的的史事被写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可现在,新中国的强盛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说出: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今世不悔入华夏,后世永复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