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不是药神观后感1000字精选。
和书一样,观看电影或者视频也可促进人的成长,在观看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感悟,写观后感也是为了回味我们观看时的心得感悟,总的来说,观后感分为内容简介,发表评论,抒发感悟这三个方面。那我们应该如何来写一份观后感呢?经过收集并整理,我们为你呈上关于我不是药神观后感,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关于我不是药神观后感(篇1)
好久没写博客了,生命中的琐琐碎碎都随着理想一起成长。生活中的点滴感慨总来不及记录便随风而逝。只有听过一首让自己思绪万千的歌或者看过一部感慨良多的电影才会禁不住想写些什么,整理那些起伏心情。
看完《我不是药神》,心里总是蹦出人生除了生死,皆是小事这句话。在生死面前,人是显得那样的卑微,对一些人来说只是活着就已很艰难,那还顾得上什么尊严。人生一世,当我们渐渐长大,我们都希望能有尊严的活着,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然而,我们忙忙碌碌,努力经营的一生,不及老天爷的一次剥夺,生命中的一场大病。
影片大部分时间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来描述着勇哥从一个牟利的商人到一个用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帮助病人的人。然而即便是如此,警察局长的一句法大于情便让这一切戛然而止。那么法是什么,是秩序,是无论你生死依然要遵守的秩序。想要社会稳定或许是应该要有秩序,可是有时候我们管不了那么多,我们只想要我们爱的人能好好的活。简说:人生而平等。现在来看更像是个虚妄的假象。
影片中吕受益的死,死的那么的无奈和悲凉,想到他死前看着妻儿的那一抹微笑,想到他看着孩子对勇哥说我就想听他喊我一声爸爸,依然忍不住泪眼婆娑。如果有希望他不会不活,但他选择自我了断,因为这样于他于他的妻儿才是解脱。而黄毛的死又是那样的粹不及防,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因生病放弃了希望,怕拖累父母便不再返乡。然而当他重拾希望,剪掉头发重新开始,准备回家看父母时,却不知生命中大大句号已近在咫尺。
看完电影,很想控诉,却不知该控诉谁。或许编剧就是想通过这些残忍的桥段,让我们看清生活的真相,以至于我想说的一些愿望的话都像是一种伪善。似乎我们能做的事,本就那么的有限,只能珍惜当下,珍惜拥有。
片尾曲好听《只要平凡》:也许很远或是昨天,在这里或在对岸,长路辗转离合悲欢。人聚又人散放过对错才知答案,活着的勇敢,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在心碎中认清遗憾,生命漫长也短暂,跳动心脏长出藤蔓,愿为险而战。跌入灰暗坠入深渊,沾满泥土的脸,没有神的光环,握紧手中的平凡。此心此生无憾,生命的火已点燃,有一天也许会走远,也许还能再相见,无论在人群在天边,让我再看清你的脸。任泪水铺满了双眼,虽无言泪满面,不要神的光环,只要你的平凡。
关于我不是药神观后感(篇2)
看到影片中的白血病患者,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一个小学同学。
他和片子里的小黄毛特别像:都不戴口罩,皮肤黝黑,老家在农村。不过,他身材矮小,长得不帅,没有黄毛那样讨人喜爱,所以,总是成为我们的调侃对象。他是患者,但他和普通人无异。
一次美术课做手工,他手上划了个口子,班主任脸都青了,立马把他送到了医院。我从那时才知道他有白血病。但我不知道白血病是什么么,只能大概猜测和我奶奶的糖尿病差不多。之后,我一直有些可怜他—一联想到让我奶奶总是抱怨的糖尿病。
不到半年,他就走了,据说是转学,但我现在想想,应该是住院治疗了。他临走前两天借了我一本练习本,到现在都没还。
白血病似乎离我很遥远,但我恍然发现,他就在我身边—只是我没有去在意过。我那半年的同学若不是划了个口子,恐怕没人会发现他是患者—他在我们之间学习次饭玩耍,成绩不比我们差,玩的也不赖。我们和他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他的第九和第22条染色体的位置有些不同罢了。
但就是这点偏差,让他们经历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片中吕受益清创时撕心裂肺的喊叫让我当时都快碎了。真正的白血病人恐怕比这痛苦的多,他们要脊椎穿刺,要化疗,要做各种手术还有许多听起来就痛的事情。我不知道这些有没有发生在我小学同学身上,“god bless him!”
这片子让我第二个想到的,是里尔克《沉重的时刻》中的一句话“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
我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这场 没钱买药,只能等死 的悲剧里,谁有罪?”有一个回答说:“没人有罪,制药厂要收回研发成本,程勇是为了救人,公安执法办案,老百姓则更是无辜。” 而相对的,另一个回答是:“所有人都有罪。”
我觉得第一个回答固然没错,但逃避了责任。这部电影并不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对于《哈姆雷特》我可以说:“所有人都无罪”,因为这样的悲剧不会在现实发生。但对于这部电影中的现实问题,每个人都有责任。
“谁能保准你一辈子不生病!”电影里的大娘声泪俱下的话语其实和《沉重的时刻》如出一辙。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命运的受害者。健康的人应当帮助生病的少数人,因为你对他人的冷漠最终会换来他人对你的冷眼,当你自己成为病人的时候,发现没人来帮助你,你怪谁呢?只能怪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现在这个社会的创造者啊!
第三个想到的,是我们的社会确实在变得更加温暖。
这部电影就是一个例子,没有各种“小鲜肉”却能创造20亿票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弱势群体。“水滴筹”“爱心筹”等许多公益组织也越来越活跃。
最后引用徐峥第一句话“希望以后会越来越好吧”。
关于我不是药神观后感(篇3)
药厂每款成功的药品包括无数次的失败品都需要研发成本,平均一款药物从研发到上市需要十来年和几十上百亿。
警察作为执法者当然要站在法律的一边,同时又要自我平衡良心上的谴责,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个是有效药,在允许药厂人旁听并且又在他们打断会议时严格的训斥。老局长精通执法之道,但是容许仿制药流入市场会打击药厂积极性,药厂可能不会研发新药,人类社会会退步,下次如果再有此类情况又该如何,,最后执法者的做法只能是法大于情。,
患者求生有错吗,没有错,患者一定会把求生的希望全部寄在程勇身上,他此时于他们而言就是救世主,对于患者来说,真正扼住他们命门的不是药,而是钱,片中说的,钱就是命,程勇好多人都在赞这个角色,我就不多说了,就一句话我不是药神,,我做过菩萨,我想过做神,但我终究是一个普通人。
每一个人都处于矛盾中,病人的生存困境,药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医药公司的'商业困境。
贩药团队四个人,黄毛义气,吕受益家庭,刘思慧善良,刘牧师信仰,这四种东西都是之前程勇缺失的,也是后来程勇找回的。
这部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好影片,体会不到患者真真切切的感受,但是一定感受得到他们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对生命的尊重,以后的事谁都不好说,谁能一辈子不生病呢,庆幸的是有那么一群人一直在给我们铺路,推动着整个社会一步步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部爆棚的电影极大程度的反应了我们现实生活的困境,电影中情与法边缘的徘徊,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前一脚,后一步,犹豫抉择,一直在做着属于自己的考量,而很多时候没有明确意义的对与错,于自己而言却不是那么作出的决定。无数大大小小的选择拼凑出一个人生,每一步的每一步都不容易,可你仍该坚定地走下去,不是吗?你的心里其实早已有了答案。
这样的一部电影,值得你腾出时间,走进影院,好好感受,也欢迎来和我分享你的感受。
关于我不是药神观后感(篇4)
在这个暑期档,一部口碑炸裂的电影横空出世。《我不是药神》在上映仅仅一周左右的时间就有了近20亿的票房,并且其评价之高,泪点之多,只要去影院看过电影的朋友都要发一个朋友圈写一下观后感,其中有一个写的最多的共同点就是穷病。
人这一生总要面对生老病死,但是其中病是每个人都把控不了的,尤其是影视中一位老婆婆对着调查假药的警察说:四万块钱一瓶的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着!多么真实的写照,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力怎么能承受这么昂贵的药费。除了现在的病不起,还有面对高物价,高房价,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这么大的压力,很多人除了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外,选择再找点儿事儿做,其中很多人通过开拼多多无货源网店来增加收入,认真做每个月都有几千元左右的收益。
拼多多开店非常简单,只需要在官网申请一个店铺,门槛也比较低,只要会网购和简单的电脑操作就可以,店铺卖什么呢?从别的平台找到销量好的商品到自己店铺,有人购买就可以赚取差价。做拼多多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店铺类目很重要,如果说选错了做不好等于说店铺白注册了,而且科学的选品,合理的定价才能更好的去赚取差价。一天一两百,一个月收益五六千到过万都是可以的,
穷病不是没有治疗方法,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发现很多种治疗穷病的方法,关键看你能不能坚持去做,如果你能坚持下去,那么你的穷病会慢慢的好起来。`
关于我不是药神观后感(篇5)
你想做救世主?
我不想做什么救世主,我想赚钱。
在生与死的考验下,人往往会败给利益。
电影里的主角刚开始并不是抱着帮助白血病人的意图踏上运输药物的路途,而当程勇不再心念赚钱,愿意往返印度为绝症病人提供救命药却被抓的时候;当即将归家的黄毛为程勇挺身而出,被货车撞得满身鲜血的时候;又当程勇最终被判刑,在去监狱的路两旁站满了白血病人为他送行的时候,这些情节无一不刺痛了我的心,也深深刺痛了电影院里其他观众的心。因为太真实,所以才会有感动、有无奈、有欣慰、有泪水。
《我不是药神》不是第一部讲述关于绝症病人的电影,于我而言,它却是最深刻的。有人说它是一部商业片,也有人说它是一部现实片,无论哪种,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它是一部好电影。不刻意不矫情的催泪情节,是药神电影能获得好口碑高票房的原因之一。《我不是药神》点映日就破亿,最终以总票房30.7亿的成绩位列20xx年年度电影票房榜第三名。而在豆瓣上,它的评分却远超票房排名第一的《红海行动》和排名第二的《唐人街探案2》,可谓是收获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得此佳绩,片中所有的演员都贡献了自己最好的演技,连只说了几句话的大妈都让人记忆深刻。徐峥的表演收放自如,眼神与言语的转换层次分明,将程勇的心路历程演绎得真实可信。王传君扮演的吕受益从不屑到希望到失望到绝望,为人父的牵绊,为人夫的舍弃,传神到位。谭卓看着领班在台上跳舞,眼中的不确定转换到喜悦到含泪而笑,将一位单身母亲带着病孩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章宇饰演的叛逆青年黄毛,狠狠的眼神,受伤的内心,对程勇的依赖,令人心疼。王砚辉的药贩子无耻但最后却仗义,杨新鸣的牧师温婉怯弱,周一围的曹斌正直果断。
既没有《红海行动》热血沸腾的冲击感,也没有《唐人街探案2》悬疑中带着的刺激感。但在电影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留给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却是药神。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生活里英雄不常见,刺激的旅程不常有,但生老病死却是谁都逃不过的。
我不想死,我想活着。我吃了三年的药,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影片中这些台词字字句句直击普通大众的痛点,人活于世,都想安稳的度过一生。谁都怕生病,因为生了病,很可能花掉的就是一生的积蓄。小孩、年轻人生不起病,老人更是生不起病。《我不是药神》中,从头贯穿到尾的两个主题:降价、保供。每一点都是站在劳苦大众的角度上,以电影的形式为大众发声。主题为民,得到观众的共鸣感,《我不是药神》口碑票房怎能不爆棚?
愿世界变好,不是因为救世主,而是因为追光者。有光明的地方必然有黑暗,而光与阴影的结合处展示人性的弱点,但毫无畏难勇于直前,爱与温暖播撒人间。
关于我不是药神观后感(篇6)
“我病了三年,4万块钱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这是影片中一位老太太说的话,这样一个连配角都算不上的角色却戳中了我的泪点。那时,连同这位老太太几十号人因持有假药被抓捕,警察头领曹斌要求他们供出假药贩,谁也没有说话,当这位老太太说完这些话,曹斌终究受不过良心的谴责,放了他们。当警察局局长问起来,曹斌只说了一句话:“您另找人办吧,这案子,我办不了。”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因卖药而展开的小人物的成长故事,慢粒白血病人吕受益买不起正版药结实了卖保健品的程勇,求他从印度带回仿制药,程勇考虑到关门的商店和需要做手术的父亲,终究答应了他。卖药过程中结识了思慧和彭浩,终于,纸包不住火,程勇被抓,判刑三年。路上,却有好多人为他送行。程勇只嘱托了曹斌一句话:“告诉我孩子,他爸爸不是坏人。”
都说上帝是公平的,看完影片的我却不这么想。在慢粒白血病人眼里,活命只有靠吃药,自然药商就是他们的上帝。可是上帝不为他们而存在。药4万块钱一瓶。有的人房子吃没了,有的人孩子吃没了,这卖的是药吗,是命啊!程勇带回来的仿制药,从5000元卖到500元,药效却一样病人当然要维护程勇。这3500中差着什么?而所谓的正版药商为什么卖这么贵?是钱么?是利益么?我无从得知。
小黄毛彭浩,和程勇取药时在上厕所时看到有警察在追捕假药贩子,知恩图报的他不顾一切的开着车冲了出去,本以为躲过了追不得他上帝却再一次和他开了玩笑,一辆货车撞过去,人,没了。当程勇赶到医院时拽着曹斌的衣领吼着“他才20岁,他只是想活命,他有什么罪!”对啊,他有什么罪,他只是一个想吃药的病人,却被货车撞击致死,而那些丧失良心的正版药商却活得好好的,凭什么?因为上帝不为底层而存在。
当上帝不为底层而存在,世上就充满了不公。总之,生于世上,就要安守本分,做好自己,问心无愧。
关于我不是药神观后感(篇7)
今天,我们本来打算到水上乐园玩。但是,仿佛老天爷不大赞成这种想法,便下起了小雨。我们就改变计划,去电影院里看最火的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
电影的主人公程勇,为了自己的父亲,不得不设法赚钱,他到印度进了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叫格列宁。他,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为了救自己的`父亲,这种药在中国可是一瓶要卖4万块钱的。这些住院的病人们,大部分都买不起这种药,所以只能垂泪等死,我很伤心。结束后我问爸爸,为什医院要卖这么贵的药,难道单单是靠赚钱,不是为了救病人吗?他们为什么不能,先把药给病人,然后,再让他们慢慢的还呢。爸爸没有回答我。我心想可能我心想可能这就是社会吧。而成勇最后自己赔钱,为了让病人活下来,他放弃了自己的一生,宁可坐牢,也让这些人活下来,最后,他被抓住了,那些人们都很感激他,都来为他送行。
有一个瞬间让我特别感动,那就是黄毛看见了警察,他为了,救程勇,他把车开到了警察面前,闯了过去,最后出了车祸,丢掉了性命。
希望以后社会能越来越好,能让越来越多的人都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
关于我不是药神观后感(篇8)
许多的事只有经历过才能理解。
看过《我不是药神》之后感觉很沉重,我为徐峥扮演的男主角点赞,同时又与数以万计的白血病人感同深受。电影虽是取材于现实,可是如男主人公一般由卖药盈利之后被病者的病痛所撼动以致贴着本钱也要卖便宜有效的药给病者的善举,这个世上又有多少呢。电影终归是电影,只讲述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现实,但真实的是高昂的肿瘤药国家还是未能现实地定价,纳入医保的抗肿瘤药有几种呢,大多时候病者都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支付昂贵的药费。
母亲患结肠癌,根据医生的建议需服用靶向药治疗,但几个疗程下来药费高至三十多万元,这个数字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无疑是艰难的。我们来计算下,一个上班族满打满算每月五千元的工资,开支生活费之后,要支付孩子的教育费,可能还要支付房贷,结余下来不过每月千多块钱左右,遇上甩手的可能还会超支挪用下月的工资。那么每年余一万元,要三十年才能有三十万元,这个数字不小。母亲精打细算生活,手里存款有十来万,但距三十多万还是有些遥远,我们几兄妹手里余款凑起来也只十来万,然后如果几个疗程之后还需服药,那么又要凑齐几十万。用钱买命本来是不能计算划不划算的,只是这个钱能买多久的命,谁也说不准。情况我们一一向母亲说明,万一到后面没钱,就卖房子。母亲永远都顾着我们,她坚决拒绝这个方案,这么多钱用了也许还不一定能保住命,在医生的建议下,母亲吃了另外一种比前者稍便宜些的靶向药,两个月的药量是三万块钱左右,这个是我们的经济条件所接受的。结果,母亲只吃了半年药,便宣告不治,离我们而去。对于病人来说,能治病的药是多么的宝贵,至今能想起母亲看到药那种欣喜而渴求的眼神。不知道用前者那种三十多万的药是不是能保留母亲的性命,有时候想想母亲的苦心,不想让子女为难,而子女却没有真正地尽到该尽的义务,没有用好药治疗母亲,内疚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起总是郁闷忧伤。朋友也是医生,相当理解我的这份情结,她说即使用了那几十万的药,你母亲最多延迟一年半载的生命,生活质量极差,这样活着也是很痛苦的。话虽这么说,用三十几万买一年的性命太过昂贵 ,但如果这昂贵 的药真能如影片中结局所述国家将在2018年将之纳入医保,那么几十万的药平民百姓也是可以吃得起的,母亲至少还可以多陪伴我们一年半载呀。
非典过后,国家重视了全民的健康,医药卫生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新农合本着让广大农民都能看得病的原则对患者的医药费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基本药物制度的出台本义是让全国人民享受到低价药、实惠药,可是事实却偏离了这份初衷。新农合的政策在乡卫生院看病报销比例高,到了省市比例会降低几十个百分点。那么,到省市去看病的也应该都是大病了,我就想问一问,新农合的这个报销比例对重病患者有多大作用,农村里因大病致贫的家庭那么多,新农合的政策下来是不是真的解决了因病致贫的问题。乡卫生院能看的是常见病多发病,那么我又想问,患个感冒肺炎的老百姓看得起,花的钱最多也不过几千块,又何需百分多九十或是百分之百地报销呢?所以,这个新农合的补偿政策从根本上来说解决不了人们看病难的问题。基本药物制度更是匪夷所思地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用的仅仅是最基本的药物,以前能买到的常用药不是不中标就是不允许采购,老百姓呼声一遍。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更改不好的旧制度与措施,以新的科学的先进生产力来替换它。那么,如果真要让全民能看得起病、杜绝因病致贫,首先我们补偿的方式与比例得与之前的进行倒三角式的倒置。人民群众能看得起的病只要报销少部分就行了,而真的患到重病,危及到一个家庭的命运之时,应当得到国家的关注与支持,至少可以提供百分之八十的报销,而那些所谓的治癌特效药就应全部纳入医保,在医保范围内享受百分之八十的报销,我想这也是所有重症患病家庭的心声。
许多高层的设计者,未必能真正了解社会最底层的疾苦。他们吃得起最好的药,享受得起最好的医疗。
但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任何政策出台必然有利有弊,每一个弊端的发现必然是一个创新的好的开始。看过《我不是药神后》深信,该片能顺利地公演,并如此卖座,想必国家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日驱了解,下一步的改革一定会是利民惠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