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管理心得2500字。
我们在亲身经历一些事情后,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帮助自己认识一个新事物,心得体会可以写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幼儿管理心得250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管理心得【篇1】
在教学过程中,当老师提问时,有的孩子经常举手发言,而有的孩子则总是坐在一旁,充当旁观者。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发展,我也请了没有举手的孩子回答,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后来在教学中,我逐渐发现了孩子不举手的几个原因,在教学中区别对待,效果很好。例如,在与能回答但在人群面前不敢说话的布里丹打交道时,我通常会注意为她创造一个说话的环境,鼓励她大胆地说话。或者是几个人在活动中说,最后引导她在集体活动中举手发言,及时表扬。至于怕犯错、不想说、自尊心强、面子不错的王俊辉,我常用的方法是有意识地让他把个人的想法告诉老师指导,及时确认正确答案,引导他完整回答。由于老师的个别指导,孩子的自信心大增,举手说话的次数也明显增加。最后,对于真不知道、能力弱的朱航丽,我不会让她先回答问题,而是让她回答最简单的问题,或者重复别人回答的问题,多给她在前面说话该组的。机会。
1.努力发掘孩子的潜力
在班级管理中,老师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孩子遇到上述类似的问题。上述“用多控空”案例的事件给了我启发:一方面,孩子们的“反常”行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师只靠主观判断,往往会误解孩子。比如我之前用否定和批评的方法来处理赛凯的恶作剧,他不理解也不接受,导致效果不理想。原因是我没有把西凯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人,也不知道他有很大的能力。它具有延展性,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并纠正错误。而像“你总是喜欢打人”这种责备的语气,本身就意味着不相信孩子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好像孩子错过了一次,下一次就错了。但当我站在赛凯的角度,走到孩子的身边耐心地观察理解,试图找到他的闪光点。并且及时调整长短法后,效果立竿见影。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很多潜能,老师需要像伯乐一样去发掘。
2.充分了解孩子,兼顾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孩子会受年龄、成长生活经历、个人情绪、健康水平等条件的影响而导致不同的发展水平。教师要熟悉每个孩子,在实施班级管理时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不要求孩子有统一的标准。教师通常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发现并区别对待。比如在孩子不举手的几个原因“区别对待”的情况下,我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思考,多问为什么,然后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潜移默化地启发和引导。在教学中考虑到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尊重每一个孩子
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想被尊重,所以无论孩子做对错,都必须不以人为本,尊重幼儿结合严格要求,但从不放纵。比如“用长做短”的案例,我抓住机会请赛凯做初中老师并表扬他,让赛凯在孩子们面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所以我帮他改他的不良行为。因此,教师不能只站在大人的角度看孩子,用简单的教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因为幼儿的心是很敏感的,我们作为他们的老师,更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我们犯了错误,我们不应该责骂他们。在实施班级管理时,教师要时刻想象如果自己还是个孩子,他们会如何看待周围的一切,如何理解老师所说的话。此外,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能被幼儿立即接受。我们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和理解,给他们更多的实践机会。
幼儿管理心得【篇2】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
班主任既要作好教师的组织者、协调者,又要作好幼儿的教育者、管理者。在这里,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处理好各种关系。
我深感要当好一个班主任必须处理好与幼儿、同班教师、家长这三者的关系,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游戏、学习、共教的积极性,形成教育的合力,这样才能尽善尽美地完成好班务工作。做班主任,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与人和睦共处且促使整个团体能通力合作。例如,在与老师和家长沟通时,我会用最忠诚的心与他们交流沟通,但要注意沟通方式技巧,如对别人的不足,用先扬后抑的方式提出,可能的话可以用开玩笑的语气提醒,总之,要尊重别人的感受,才能做到更有效的沟通。又如:班主任要学会关心他人,坦诚宽容、加上与班组成员的情感互通,使我们彼此间产生敬佩感、信赖感、亲切感,相互以情感人,把班集体建设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小家庭。比如:有个别孩子就想欺负我,企图试探我的脾气,他调皮时我一连喊他几声没一点反应,直到看到我变了脸色,才有些收敛;但对有些孩子来说就是发火也没用,于是我就试着和他交流,例如闫枫昊、马海洋两位小朋,看起来很调皮,当你对他们多一点关心,他会学着慢慢看你的脸色行事,甚至有时他会主动和你说这说那啦个没完,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你在关心他,他就会有好地表现。
1、班内教师共同配合
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三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上课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配班老师密切地配合,帮助带班教师维持课堂秩序,协助做好相关的配班、准备工作。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调皮、吵闹、不专着等情况时,配班教师及时地予以提醒或制止。户外活动时,我们老师之间总是在活动前统一要求,向幼儿说明要求,然后再出去。这样,在活动中,才能对幼儿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在生活活动常规管理中,当幼儿进行盥洗时,我们老师之间也是分工合作,合理、有序地组织幼儿进行盥洗和室内游戏,使各个活动开展地有条不紊。
2、学会合理安排分工、有效合作
我常常主动承担任务,善于安排好班上的工作,班内工作都有老师共同完成。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做好班主任,除了要“以身作则”,勇于承担责任之外,还要学会分解任务,有效引导他人去做事,促使整个团体能通力合作,才能尽善尽美地完成好班务工作。但应切忌居高临下的“指挥棒作风”,要学会合理安排分工、有效合作。
3、积极参与园内组织的各种学习
在这学期的学习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观看魏书生老师的教学经验的学习。
我们班是全园幼儿年龄最大的一个班,每个幼儿自理能力都非常强,经常许多幼儿想帮老师干活,但却没活干,这怎么办,听了魏老师的一番话,我也学起了魏老师,孩子们精力旺盛,没活干,我来给他们找活干。窗台上总是比较乱,这个由王雅雯负责,每天一来就开始整理,这一天里她都负责。整理好了就由奖励。如果今天她没来怎么办,没关系有替补的。我班的书柜,宋明茜、马铭浩负责。电视柜宋开宁,衣柜是吴英特、妞妞。就连冲厕所,摆椅子,都由专人负责。现在我们班每个他人,都有事情做,人人有活干。而且现在,许多平时打闹的幼儿,都因为有事在身,没有时间打闹了。
二、建立开放民主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座右铭,一种共同的目标,它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它可以使每一位老师都积极主动、充满干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再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活动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坐好,等教师分发好操作材料、要求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2、教师既要互相合作,又要明确职责。
班内教师之间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在分工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优质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班级总体工作目标下,互助互补,才谈得上是成功的合作。这样,工作才不会因职责不明而遗漏,也不会因界限太清而延误。
三、取得家长的信任,让他们成为班务工作的合作者
开展班级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家长工作。我任班主任期间,家长与幼儿园都能建立很好的互助协作的关系。主要采取了 这些方式: 平和亲切的态度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放心。家长把孩子送来幼儿园,心中有很强的不安全感,因此我和配班老师都是持着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心让家长感觉我们的真心,坚持每天的来园和离园老师都在班,方便家长,安抚家长。还有,要多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对我们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要勇于承认并积极改正.我每次遇到家长提出的问题时,我都会记在小本子上,然后再尽力去做好,让家长相信把孩子放在这个班是十分放心的。与家长有什么误会或班上没有做到的地方直接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谅解。而不是避开不理睬,让家长觉得你是个不负责任的老师,从而让误会越来越深,直到真的班上出现有问题的时候,家长就会旧账全翻出来。其实,有时一些很小的事情,可能就感动了家长,让他足够的相信你。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心得
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是幼儿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都是依托班级这块基地进行的。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有效管理班级常规的六个字——热爱、严格、周到。
一、热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做到“热爱”二字。一是创建宽松、愉悦的家庭式氛围。新教育理念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因此,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应该注意这种氛围的创设。年龄越小的孩子其情感依恋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营造与家庭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物质环境,以便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快乐的发展。与此同时,我着重创设心理环境,和孩子们近距离的接触,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童心,以此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孩子们很快会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对老师的亲近上,如摸摸你的衣服、牵牵你的手、坐坐你的大腿,这些动作都是他们表达对你的接受。除了动作,他们还从语言上来表达对你的认同与爱,当大家说到新衣服时,孩子们会说“老师,我给你买一件漂亮的衣服”;当爬上窗户擦玻璃时,总会听到“老师,小心点”;当不小心撞了椅角,孩子们会投来关心的眼光“老师,你没事吧?”。虽然只是短短得一句话,但在我看来却无比激动,这是我们共同创建宽松、愉悦的氛围的作用。二是事事关注、事事细心。如教学活动时,从教态到语气都应真挚、亲切,使幼儿感到舒服、温暖;教学活动后,主动亲近、爱抚幼儿,跟他们交流感兴趣的事,和他们做朋友。既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又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从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等一日各个环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园教师母爱般的师爱。
二、严格:一是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严格遵守幼教法规和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二是对幼儿严格要求。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常规管理上做到严要求,包含两个方面:两位老师统一认识,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不再哭闹,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三、周到:新《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一个班级管理工作成功与否,还要看家长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我们做到了热情周到、真诚接待每一位家长,选择家长容易接受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每学期初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
为了使家长进一步明确配合的内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设计了家长园地、推选了家长委员、确定了家长开放日和家长助教活动等。在“家长园地”中我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在栏内提出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以及幼儿的表现,许多家长对此很关注,使得这个栏目充分发挥了其作用。
总之,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营造健康向上、个性张扬的班集体。
幼儿园班级管理心得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教师与教师要密切地配合。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
1、对幼儿做到要求统一。
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2、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做好,等教师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二.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的、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们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在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幼儿管理心得【篇3】
以后会为大家推荐更多幼儿园班级管理经验!
幼儿园班级管理有其特殊性,包括对不同性格孩子的管理,以及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无论是对人的管理,还是对事物的管理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多种能力:凝聚力、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断改进和改进课堂工作的能力;处理各种关系和冲突的能力,如与其他班级的班级成员关系、老师与孩子的关系、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家长与家长的关系等,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和谐的氛围、民主团结的育人环境;必须具有顾全大局、公正无私的精神,避免形成各种不利气氛;还必须具备扎实工作和无私奉献的素质,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推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等。
通过十多年的教育事业,我有几个经验分享给大家:
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个性,每个老师都有每个老师的特点,每个班级都有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班级发展,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班级工作不断进步。教师必须克己无私;要为孩子和家长服务,让孩子进步,让家长满意。只有树立了这种意识,才能真正发扬民主,让每一个孩子当家作主,管好班级;能否建立平等、和谐、亲切、相互尊重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首先,教师要带领大家做好课堂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问题,让大家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积极性和统一的方向。一方面,“该拍就拍”。如果家长来了,老师首先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增进家庭之间的相互了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首当其冲,亲自解决,而不是推卸责任。另一方面,“该放手就放手”,要充分信任班上的老师,让大家主动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让班里的老师敢于发表意见,并合理采纳其意见;鼓励每位教师积极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朋友合作关系。
二是做好儿童德育、习惯培养和学科教学工作,切实履行好对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职责,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第三,需要相互配合,明确班级职责。 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过于清晰,而是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让每个人都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效率,在班级整体工作目标下互相帮助。 互补可以称为成功的合作。 这样就不会因为职责不清而错过工作,也不会因为界限太清晰而耽误工作。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或方法,有一件事是不变的,即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深入实际,注重实效。
幼儿管理心得【篇4】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篇1
班级管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小朋友从小班升入中班是一个跨度, 老师也有变动,使老师与孩子、老师与家长之间都产生了陌生感,相互之间不熟悉、不了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和各位老师一起来交流一下。
一、教师之间的和谐xD63.CoM
一个班就是一个集体,作为班主任,就要跟配班老师做到真诚和谐,班内教师之间配合的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教师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补位,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充满爱的学习生活环境。老师之间刚一配班时,有些不适应那是很正常的。
1、班主任要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事事走在前,做在前,不怕累,不怕脏,尽力把孩子教好、照顾好。
2、多沟通、交流。对于班级孩子的表现,如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孩子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现?对某某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激烈他、鼓励他?某某的性格如何?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应及时与班内老师沟通,交流意见和看法,这样既加强了老师之间融洽的关系,又有利于幼儿的教育。对于幼儿园要组织什么活动或临时布置的工作,班主任提出一个具体措施,然后再和配班老师商量,针得一致意见后分工又合作尽力完成好。
3、教师之间要以诚相待,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体谅,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一切以工作为重,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最后一方面就是在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当然教育方法每个老师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须是一致的,特别是幼儿的常规,不能甲老师A 要求,乙老师B 要求,也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二、做好家园联系,打好班级管理之基础
翻阅很多班级管理的论文和资料,很多老师把家园联系都放在了最后。但是我觉得家园合作应该放在工作之首,放在班主任工作重点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就通过家长园地将一定的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牢牢抓住家长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家长认同你、接受你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我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找准沟通的切入口。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老人更多关心孩子们有没有吃好、睡好、是否听话、是否调皮捣蛋,这些方面确实很重要,既然老人关心,那我的沟通就从这里切入。我会象“唠家常”一样先和他们谈谈用什么办法来增加孩子们的食欲,改变他们的偏食习惯,用什么办法使孩子们睡的好,要从孩子们的优点谈起,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谈孩子们的不足,这样循序渐进,使老人接受我们的教育方法,非常满意我们的工作态度,争取老人配合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
而对待年轻的父母时,我会虚心听取他们对我们工作的建议,并针对他们的教育方法进行一些指导,这样他们会觉得老师很有办法,就会信服你。有时,我还会随机地写一些小便条或发短信给家长,他们往往会觉得很贴心。本学期我园又开通了“校园网”,这样对于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来说是一种最好的联系方式。他们能及时了解班级最近的活动,并做好配合,又能了解到自己孩子最近的表现情况;有的家长非常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但由于工作忙,与老师见面少,他们就在“家园论坛”上留言,并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老师我有责任给他们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就认真翻阅有关资料,有时还向其他老师讨教,争取给家长最满意的回答。
三、重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建立良好的常规,形成良好的班风。
其实衡量你的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班级幼儿的表现十分重要。知识、经验的获得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对他们的行为培养必须从进幼儿园的第一天抓起,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时时都要对幼儿进行好习惯的培养。第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以身作则非常重要。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来说处处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例如,要求幼儿做端正,老师自己就不能翘腿;要求幼儿专心听讲,老师在上课时就必须全力以赴,充分做好准备,决不能漫不经心,找东找西的。总之,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第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选择好的时机与方法。例如,从小班起我们就要求对玩具进行分类,收拾玩具,在幼儿玩玩具之前,首先引导幼儿按类别、颜色分好类,认识每一种玩具,了解每一种玩具的玩法,这样即便于幼儿操作,又培养了幼儿的分类能力,一举两得;又比如,物归原处,我们教会了他们如何分类、收拾、整理后就要求他们必须做到,否则就一遍二遍的反复练习,当他们发现反复练习的结果是角色游戏的时间缩短了,立刻就觉得“不核算”了,从此每次活动后玩具就能整齐“回家”了。第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班级老师对孩子要求的一致性、持久性。如果这个老师这个要求,那个老师那个要求,或者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孩子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疲沓沓了,在花九牛二虎之力,也会无济于事。例如,我让孩子在起床后折叠被子并放在枕头上面,然后和搭班老师、保育员通一下气,不论是谁带班都这样老要求孩子;对吃饭慢的孩子班内教师要意见统一,避免孩子在幼儿园中乱串找老师;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班有许许多多,长久下来,孩子良好的习惯就养成了! 幼儿有了良好的常规,也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这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共同的目标,它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它可以让老师们都积极主动、充满干劲且工作起来如鱼得水,轻松自如。
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班主任,要能敏锐地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增强学习管理理论的意识,提高管理理论水平。利用空余时间多看专业方面的书籍,在互联网上获取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争取更多的机会和同行一起探讨幼儿教育,以此来了解当前幼儿教育的新动向、新理念和新观点。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拓宽视野,丰富内涵,开阔思路,从而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游刃有余。在班主任工作这个领域中,我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需要改进,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篇2
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是幼儿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都是依托班级这块基地进行的。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出了有效管理班级常规的六个字——热爱、严格、周到。
一、热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做到“热爱”二字。一是创建宽松、愉悦的家庭式氛围。新教育理念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因此,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应该注意这种氛围的创设。年龄越小的孩子其情感依恋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营造与家庭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物质环境,以便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快乐的发展。与此同时,我着重创设心理环境,和孩子们近距离的接触,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童心,以此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孩子们很快会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对老师的亲近上,如摸摸你的衣服、牵牵你的手、坐坐你的大腿,这些动作都是他们表达对你的接受。除了动作,他们还从语言上来表达对你的认同与爱,当大家说到新衣服时,孩子们会说“老师,我给你买一件漂亮的衣服”;当爬上窗户擦玻璃时,总会听到“老师,小心点”;当不小心撞了椅角,孩子们会投来关心的眼光“老师,你没事吧?”。虽然只是短短得一句话,但在我看来却无比激动,这是我们共同创建宽松、愉悦的氛围的作用。二是事事关注、事事细心。如教学活动时,从教态到语气都应真挚、亲切,使幼儿感到舒服、温暖;教学活动后,主动亲近、爱抚幼儿,跟他们交流感兴趣的事,和他们做朋友。既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又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从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等一日各个环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园教师母爱般的师爱。
二、严格:一是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严格遵守幼教法规和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二是对幼儿严格要求。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常规管理上做到严要求,包含两个方面:两位老师统一认识,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不再哭闹,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三、周到:新《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一个班级管理工作成功与否,还要看家长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我们做到了热情周到、真诚接待每一位家长,选择家长容易接受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每学期初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
为了使家长进一步明确配合的内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设计了家长园地、推选了家长委员、确定了家长开放日和家长助教活动等。在“家长园地”中我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在栏内提出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以及幼儿的表现,许多家长对此很关注,使得这个栏目充分发挥了其作用。
总之,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营造健康向上、个性张扬的班集体。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篇3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教师与教师要密切地配合。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
1、对幼儿做到要求统一。
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2、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做好,等教师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二.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的、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们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在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5、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
大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三、家园同步教育的关键。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把家长工作也同样放在工作重点中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的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们就通过家园联系栏将一些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短信平台、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时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的参与,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更好。
总之,常规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利用规则促进幼儿良好发展的一种教育,规则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常规不是不变的,常规教育应该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提高教育效益,才能把幼儿园的常规和常规教育做得更好。
幼儿管理心得【篇5】
3-6岁的孩子应该慢慢的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了,学会监督和评价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打分”。
1、独立的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教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做某种事,而且也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将来的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2、教会孩子管理和评价自己的行为
今年在室内环境设计时,为了能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我制作了一张表格,将孩子的各项活动排列在表格内,贴在教室的正前方都能够得着的位置,让孩子每天为自己做记录,每到放学前半个小时,我先让孩子们安静的想一想自己这一天在幼儿园的表现如何,自己认为做的好的孩子就可以在后面贴上小花,做的不好的贴上八叉。
如果哪个孩子在一周内都表现良好,或大有进步,就进行鼓励,给予奖励。慢慢的孩子们意识到重要性,开始如实的操作,孩子们似乎变得成熟许多,学会了反思。
我想应该让孩子从小学会客观真实的评价自己,这样做是有利于孩子改正自己的缺点的。
幼儿管理心得【篇6】
幼儿园老师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一、认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幼儿园是培养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而班级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生活、学习的重要环境。良好的班级管理对于孩子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幼儿园老师,要深入认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班级管理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好的班级管理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班级管理也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规范自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良好的班级管理才能使孩子们逐渐形成团体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修养。
其次,优秀的班级管理对于老师个人的成长也至关重要。班级管理需要老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班级管理工作,老师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优秀的班级管理也可以增加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进步。
二、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点
要想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以下几个要点是必须掌握和实践的: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好的幼儿园老师,必须要与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与孩子们建立亲密的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点,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要积极主动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为他们提供积极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合理安排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可以安排室内外游戏、小组活动、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孩子们享受到快乐和成就感。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保证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再次,培养团队意识。幼儿园班级是由一群孩子和一位老师组成的小团体。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相互合作、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可以通过分组活动、协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注重家校互动。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社会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幼儿园的班级管理需要与家长充分沟通、积极合作。通过家校互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和个性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老师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家访、家长会等形式的交流,及时反馈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三、实践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首先,我注重与孩子们的良好互动,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学习和游戏,积极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兴趣,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其次,我注重班级活动的安排,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不同的发展阶段,精心设计各类活动,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再次,我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游戏,让孩子们学会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最后,我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开展家庭访问和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通过实践,我逐渐感受到班级管理的乐趣和挑战。在每一次班级活动中,看到孩子们积极参与、快乐学习的样子,我倍感满足和自豪。同时,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班级纪律的维护等。但是,只要我坚定信念,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与孩子们共同成长,这些困难终将可以克服。
总之,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只有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我相信,只要我们充满爱心和耐心,积极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孩子们的成长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