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大全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心得体会大全 > 心得范文 > 导航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发表时间:2024-03-18

【热】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精选7篇)。

经历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收获,我们需要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好心得体会对自己以后的成长有很大帮助,写心得体会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热】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精选7篇)》,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篇1】

《养成教育》读后感

永安乡夏庄小学

付映珍2012.3

养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这个假期我有幸读了一本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专著。它是我国第一部科学、严谨、新颖、实用的养成教育经典。

本书的作者关鸿羽是我国著名教育专家。

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家庭教育的专著《颜氏家训》十分强调教育应当从小抓起。颜之推说:“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苔罚。

”颜之推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习惯的养成问题。我们知道,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没有十倍的力量是很难改变的。

许多人的习惯,终其身也无法改变。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只是为了成才,更重要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更为重要。”同时,这点我对于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的!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一些家长经常说:“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

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之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是这要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现在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有种流行的偏向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

把德育也紧紧看作是有关知识传授的过程。德育却是离不开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但是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培养。现代教育的优势在于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分工,我们的教育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分工,任务非常明确。

但人的全面成长,特别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其实这只能渗透到和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中去。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生怎样做人的任务。因此,养成教育应该能够掌握每一位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艺术。

从多个角度总结丰富的经验,可以加深对法律的认识。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教育的实践者,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习惯养成方面的实践。

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正如柏拉图在两千年前所观察到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训练年轻一代寻找“正确目标指导下的欢乐与痛苦”。现代著名遗传学家也获得同一结论,相信对人类来说,进化的最好方法是学会在从事于必须去做的事情中获得乐趣。

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花钱进行道德教育,才能使智力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篇2】

赫章县财神中学

"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育

专著读后

感学科p>

教师p>

读《洋思高效课堂》有感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秦培元主编的著作《洋思高效课堂》。它深深地吸引了我,虽然看得眼睛发胀,仍然手不释卷,用废寝忘食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这部类似长篇报告文学的教育作品,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一所不起眼的乡镇中学,为何散发出如此的吸引力?洋思中学作为江苏名校,已闻名全国。其“名”不外乎它所提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它所实施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它所创造的三个“百分百”即合格率100%、升学率100%和巩固率100%的教学成绩。

“名”扬四海背后的“实”,更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洋思中学之“实”,首先在于它“落实”好。不管多么好的思想与理念,如果不能落实到行动中,那么它永远不能被人关注,永远不能创造出令人注目的成就。洋思中学的改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那时,蔡林森校长为推进自己的改革思路,几乎每节课都要到各班的课堂转

二、三圈。今天,洋思中学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已深入到每位老师的心中,他们在教学中自觉地去贯彻执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已被普遍运用,绝对没有“当面一套、背后另一套”的情况。

校长的决策要由中层领导来执行,中层领导的措施要由教师来执行。教学工作的落实,更体现在学生身上。在洋思中学的校园里、课堂上,几乎看不到“特例”,不管什么事,只要老师布置了,一声令下,全体同学马上行动,“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在这里体现的更真切。

洋思中学之“实”,还在于各项工作的“扎实”。通过参观校园、听校长报告、听课,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无论洋思人做什么工作,都能脚踏实地地做好。他们提出要提高课堂效率,强调课堂效率,所以他们注重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于是随机点课,走进老师的课堂,检查课堂的有效性。

据我们观察,洋思中学的课容量没有小的,如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包括四课内容,学生一节课全部复习完,而且过关率达到98%。扎实的课堂教学,得益于教师的精心准备、学习计划的精心编制和课堂检查监督机制的建立。

洋思中学之“实”,还表现为各种理念、各项措施的“实在”。在洋思中学五天的学习,我们听了五位领导的报告。这些报道的一个共同点是,没有浮华的虚拟美之词,这些都是对洋思中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真实诠释。

我们更钦佩的是,他们采取的一切措施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比如,初中三年级没有秩序井然的队伍,大家都在跑步,有的跑的快,有的跑的慢,这就满足了不同体质和需求的学生的要求,同时也使他们锻炼身体。再如学生就餐,吃的是餐厅营养师已经搭配好的营养餐,既保证了他们身体发展的需求,又戒掉了他们挑食、偏食的毛病。

学生吃饭,8人一桌,根据体重、饭量不同搭配好,不能让学生吃得不饱或过剩。在教学上,洋思中学的作法并不是教条化的,如他们强调“兵教兵”,但并不是不准教师讲,需要教师讲的疑难问题,教师可以讲,甚至“满堂灌”。

洋思中学之“实”,更表现为其模式、经验的“实用”。他们的探索是实践中的探索,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和改进。虽然他们的模式和经验是在初中阶段形成的,但也适用于高中阶段。因为初中老师和学生能做什么,高中老师和学生也能做什么。

他们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着眼于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才,这符合学校教育的社会目的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是每一所学校都应坚持的理念。他们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符合当今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的大政方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因此,我们在学习洋思中学的时候,应该把洋思模式和学校的实践结合起来,使洋思经验在学校扎根开花。

洋思中学,有名有实。我们在羡慕洋思中学之“名”的同时,更要看重其“实”,用洋思中学之“实”改造我们的教学与管理,助推我校早日腾飞!

为何迸发出无穷的能量?让全国各地的名校、名师都慕名而来。

看完几节课之后,也思考了很多,也感动着很多。

首先,我被学校和老师的改革勇气、创新一是和探索精神所感动。教育,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才能发展。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和“革命”。

为他们大胆变革、锐意创新而感动。

二是为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而感动。在课堂上,学生们基本上100%都很活跃。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和自主性还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到,自己仍然是一个有自己思想和声音的活生生的个体。

任何的学习都是极有必要的,任何的学习都是无法原样照搬的,任何的学习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任何的学习都为成就今天的我们和未来的我们做着铺垫。走在洋思中学的校园里,我总时被一种热情所激励,这种热情总时促使我去思考和对比。在复杂的思想中,我总结了几条适合我们工作的经验:

一、树立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让每一个家长都满意”,含义勿用解释,我想到的是,我们要为考上高中,得以继续升学的孩子负责,所有的教学机智、课题研究在此下了许多工夫,是不是也要花些心力为那些将来从事体力劳动的孩子们的教育做些什么哪?未来的园丁,出租车司机,厨师他们还需要什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我们未来的教育对象是什么样的人,在现阶段,他们都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完成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一生受到尊重。

二、关注细节,提高习惯商。

洋思中学学生行为规范项目众多,细致严谨,校容整洁,秩序井然。我在课堂教学中也注意中学生的习惯,小到坐姿、写字和拿笔,老师多次提醒,学生在课堂上的文章摆放整齐,作业纸分类。当代教育心理学在智商和情商的基础上,提出了习惯商的概念,真正有利于人的终身素质。因此,注重细节,提高习惯商数,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三、关注学情,适时调整。

有感于洋思的课堂教学,课堂划定时间,时时检验学习效果,目标明确,给我的启示很大。我们可以暂时改变,但我们需要做足够的家庭作业,明确目标,根据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提高成绩。

四、加强教研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实力。

洋思中学集体备课系统完整有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组在资源共享方面一直做的很好,但集体备课不规范。今后要在这方面多探索、多学习、多总结,总结出一套适合我校情况的集体备课计划和方法,提高全班教学实力,使每年均衡发展、稳步提高。

教育就是努力促进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是我们每天必须面对的。教育生活要求我们每天思考、总结、提炼、实践。学习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必须通过学习来解决它们。通过学习,我们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学习目标和学前指导,看书、练习。

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兵教兵”,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进行教师监督下的严格独立训练,形成能力。这样,课堂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演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洋思中的高效课堂就是高效课堂,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洋思中学严谨、认真、严格的学校管理。洋思中学的成功,得益于洋思人敢为人先、大刀阔斧的改革,得益于它的严谨治校、严肃制度和严格管理。洋思中学的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全校强有力的管理。

要求每位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在备课小组的框架内高度一致,集体备课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教学内容和结构。为了保证班级之间的绝对平衡,每学年都要进行班级安排考试,并根据成绩进行班级均衡。学生根据身体素质和性别平衡情况分组,分年级、班在错误的时间进食。

这一系列的做法,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严格的制度和实际的操作程序,是很难做到的。

洋思人有四个字:在课堂上学习,在课堂上教学,在课堂上实践,在课堂上高效。可见学、教、练的目的只有一个——高效。而“课堂上让每一位学生绽放生命色彩”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这句话可以分为两部分来加以阐释,首先“让每一位学生”。

这里的每一位学生指重点关注后进生,“应试教育抓尖子生,是少数人;素质教育抓每个学生,是抓多数”,正体现了洋思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理念,首先老师要相信后进生,才能引导他们产生自信,“教育要从相信开始”,此外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师傅带徒弟、兵教兵的策略,日日清、周周清,争取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

其次说一下“绽放生命色彩”。

一方面,要使学生绽放生命色彩,拥有美好未来就必须“关注分数”。洋思中学以分数为基础,分数是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的根本。我们不能把素质教育简单的理解为“音体美”,真正的素质是指能促进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优秀品质。

而分数是这种素质的外在体现,所以洋思人“理直气壮抓分数,不屈不挠抓成绩”。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绽放生命色彩”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高素质。课堂上听不懂、听不会,成绩才会差。要使学生课堂上高效利用时间,就要有耐力、注意力、毅力等素质要求,“分数是显性的而素质是隐性的;分数是素质的外化,必须抓素质才能出分数”,必须有勤奋积极的素质才能获得好分数。

洋思人坚信“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分数”,所以要一手抓分数,一手抓素质。素质的核心不是音体美,音体美只是一种能力。素质的核心是真善美,是刻苦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

“真”即明确真我,我是学生、我是主人、我要学习;“善”即善良,不仅富有同情心,还要有感恩的心、负责任的心,要懂得感恩父母的辛勤劳动和老师的勤奋耕耘;“美”即课堂上劳动最美要让学生明确是非,老师讲课,不听的学生是丑陋的,认真听的学生是美的,这样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懂得认真听课是一种美德,是对老师的尊重,是对家长的感恩,是对自己的负责。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努力,高中的学习是超强的脑力劳动,必须要克服枯燥、耐得住寂寞,只有付出代价了,才能取得好成绩。

“孩子聪明,但不用功,这是素质不到位;孩子不聪明,但很用功,在进步,这是素质到位”,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孩子的内在素质的提升,用素质提高分数。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篇3】

一部最近很火的有声读物《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幸拜读了一下,略有些感悟。作为一个教师的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第56号教室是美国洛杉矶霍伯特小学的一间极为简陋的甚至会经常漏水的教室,这个班级高达九成的学生来自贫困的移民家庭,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位充满爱心和教育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高居全美标准化成绩前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非凡成就。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雷夫.艾斯奎斯先生。

读这本书时,总让我联想起之前看过的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窗》写的是一个叫小豆豆的小女孩的'故事。她在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创办的巴学园里度过了无比幸福的小学生活。我觉得第56号教室的先生和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处。

一、给学生以足够的信任。老师说:“多数教室以害怕为基础,我们的教室却以信任为基础。”老师在开学第一天,就让学生们玩信任的游戏,让学生明白:“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以外,其他事情都可以补救。”做个公平公正的人,做个细心观察的人,做个以身作则的人,做个讲道理的人,努力扫除教室里的恐惧,不轻易发怒、火冒三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顾及他们的想法,为学生打造一个坚固而友善的避风港。老师凭借这些,取得学生的完全信任,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师生之间有了信任作纽带,一切教育问题都会很容易解决。

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在50个学生眼里,就是一位极为仁慈可信的父亲。被原来校园逼着退学的小豆豆,第一次来到巴学园,就和小林校长絮叨了四个小时。而小林校长一次也没露出不耐烦的样子,向前探着身体,专注的听着,这第一次,就让小豆豆非常安心,非常温暖,她想,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

小林校长总是对巴学园的学生说:“不能欺骗动物,动物很信任你们,如果你们欺骗它们,那它们太可怜了!”小豆豆恪守着这一点,对她的小狗洛基始终信任,哪怕洛基有时无心地伤害了她,她也对它的忠诚坚信不疑。对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呢!小林校长对学生们的信任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源于他对学生们的爱,对学生们心灵的关注,对学生们的尊重。他让学生们不自觉地就把信任放在了他的肩上。

大育无痕,老师和小林校长内心汩汩流淌的爱,在学生心中浇灌出信任之花。

二、教给学生做人之道。老师说,人格品性才是教育本质。他用道德发展的六阶段来教育他的学生,这六个阶段是:

一、我不想惹麻烦;

二、我想要奖赏;

三、我想取悦某人;

四、我要遵守规则;

五、我能体贴别人;

六、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一点,类似于我国提倡的‘慎独’)。

他以此引导学生一步步迈向人生道德的最高阶段,事实上他的学生做到了。布兰达在路边帮助了一个受伤的陌生人,却一点也不声张;他班的小小莎士比亚队不论到哪里演出,留给人的印象都是谦逊有礼;观看有自己本班参加的比赛时,不论哪一方展现高超的技巧,都会大声喝彩…老师说:“第56号教室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在一个什么都有只欠仁慈的世界中怀有仁爱之心。”

与老师相比,小林校长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更多的是“润物细无声”。开运动会时,为了身有残疾的高桥君,他特意设计了适合这个学生的比赛项目,让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取得了很多项目的第一名,年年都是运动明星。这不仅教会了高桥君自信,使他再也不会为身体上的残疾而自卑;也教会了其他学生应该尊重每一个人。巴学园规定,学生们可以在游泳池里快快活活的光着身体游泳,小林校长想让学生明白:“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这样,即使身体有障碍的学生,和大家在一起泼水玩时,对自己身体的羞耻感也不知不觉间消除了。

三、教给学生生活技能。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能更好的生活。雷夫老师和小林校长的教育观念是一致的——“生活即校园,校园即生活”,这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还教学生做面具,编线绳,制自画像。还教学生如何合理安排事情,如何整理物品……他所授的内容不胜枚举。而这些,都不是标准化测试的内容,老师却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做下来,而且做得功绩卓然。真令人佩服!当然他并非全才,很多东西他原来一无所知,为了教给学生,他努力自学,查资料,请教专业人士,最终他不仅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更使他的学生们受益无穷。这也是他的学生日后都大有作为的主要原因吧。

小林校长在巴学园开设的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他教学生们游泳,教极富节奏感的韵律操,教吃饭散步的礼仪,请附近的农人做“老师”,到田间教学生们使用农具种庄稼。更有意思的是,带学生们去野炊,让大家带炊具、食材,几个人一组,一起做饭,捡柴的,烧火的,切菜的,烧饭的,各显其能,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极大锻炼,而且“乐亦无穷”。还有,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也是独具匠心,和生活息息相关。像钻鲤鱼肚子、找妈妈等项目都充满生活情趣,连比赛的奖品都是蔬菜:一根胡萝卜,一棵卷心菜……想想都觉得有意思,也令人感动!

想一想,学生们能够拥有如此多的生活技能,享受如此多的生活乐趣,生活该是多么美妙!学习该是多么快乐!

四、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我觉得,让学生爱上阅读,老师倘能做到这一点,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雷夫老师说:“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和世界接轨的方式。让学生长大后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热爱阅读是基础。”他平时给学生们推荐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指导阅读方法,开办读书会,让学生写每月读书心得。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整体素养有很大的提升。小林校长建的图书室,更是给巴学园的学生们提供了一处温馨的精神家园。图书室里摆满了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学生们爱读的书,“你们只要喜欢,什么时间去图书室都可以,借回家读也行。”小林校长说,“请多多读书。”从此学生们只要一有空,就往图书室跑,甚至连去厕所都怕耽误时间。

学生天生爱阅读,请我们保持他们的天性吧。热爱阅读的学生必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篇4】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春的气息在暖阳中延伸,喜欢午后的阳光,我的心里也亮亮暖暖的。

《迷恋人的成长》一书是由张文质老师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我有幸拜读了它。这本书是由20位教师一个个案例(或者叫故事)组成的。但用朴素真切的文字,糅杂了经历、感悟、智慧与激情,记下了人生某些精彩的体验:那个能够不断启发、感动、刺激我们的课堂其实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一篇篇生动的文章,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顿时展现在我眼前。他们有的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有的抒写自己从事教学的困惑,有的畅谈生命化教育给自己带来的震撼。合上书本,再次回味书中的内容,一篇篇文章记录着他们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使我仿佛也被置身其中,与他们同呼吸、共成长,回想自己教育生涯中的蒙昧和无知,同时也在填补着我因贫乏而造成的精神空缺!那活泼的课堂、生动的笑脸、深刻的见解让我走进了原本遥不可及的问题:教育,应该关注生命的体验。

生命是鲜活的,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鲜活的,他们有一百个想法,一百个个性。而我现在的教育是死的,是千篇一律的。虽然我的心是真诚的,但学生的个性是被压抑和摧残的。《迷恋人的成长》正是从生命化教育的角度诠释教育的生命化,以20位教师的亲身实践证实了教育的 生命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犹如一把释惑的钥匙,让我走出迷茫和彷徨,重新看到教育改革的希望。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生命是丰富多彩且极富个性的。因此,追求个性化是生命生长的本然回归。假如每个人的个性都趋于一个模式,那么这美好的世界便走向死寂,每个个体的存在也将索然无味。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了自身的生存,我们常常不得不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节奏去对待他们。结果在很多时候,我们不断的通过格式化的“教育”,培养出一个个差生,然后又毫不留情的把他们推向远方。尽管我们都清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但仍然“乐”此不疲。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把极富个性的生命“模具化”、共性化、统一化。反思我们的教育,关注生命,是否应该方位更加全面呢?换个角度感悟,其实我们常常会发现柳暗花明,仔细聆听,每个孩子每一方面的健康成长都是如此美妙的旋律!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篇5】

快点!再快点!

——读《中国最佳教育随笔》

读罢这本《随笔》,只感触真是太多:当一名好老师的艰难,新课改的困惑,高考制度的是是非非……可最触人心弦的却是两个字——农民!差距!

——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

我来自农村,在农村生活了15年,到县里读师范,在县里工作了11年,然后来到省城。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这个农村人的人生之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但正是因为一路上的经历,我亲身经历了这种差距。

虽在农村长大,但因为父母都是有工作的人,我不需要象身边的同龄人那样干农活,而我的父母对学***得紧,所以自小我便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一直很快乐地长大。但初中时的一件事,我至今记忆忧新;邻村一个女孩与我关系较好,每天放学时我们一路走回,有时下午上学我便顺路喊她一道,可没两次便被我妈妈发现了,妈妈竟严肃地告诫我以后不许等她一道上学,并说:“你看她家杀鸭子,她中午回家饭都搞不到吃。

你天天等她,不影响你学习嘛!”我当时很生气,又不敢反驳,细想起来又很讨厌她的家长:记得有一天中午她临上学时才吃碗早晨剩下的凉粥,而她早晨是没吃饭就去上学的,晚上放学回到家又该忙到几点才能吃上晚饭呢?

就这样的女孩学***力,成绩也不错;就这样的女孩,初三也没上就回家了,**谈的上“知识改变命运”?

走上教师岗位,我再一次面对这样的家长:忙于生计,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知识层次低,无力过问孩子的学习……曾经年轻气盛的我,常常责问这样的家长:“为什么你不过问过问你孩子的学习?

……”面对面带愧色的家长,我的心中涌起鲁迅式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可现在,我要向这些曾受过我指责的家长真诚地道歉,求得他们的原谅,他们是不幸的,可不是“不争”!

常常想这个问题,农民为什么对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不重视”?是“不重视

”还是没办法“重视”?是农民“不重视”,还是有谁“忽视”或是“轻视”了?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今天,有的城市学校宽带接口装到了每张课桌,有的农村学校孩子还得沙地当纸树枝为笔,有的城市学校铺着塑胶跑道的运动场不止一个。有的农村学校却连一个可供学生玩的篮球也拿不出;有的城市学校投资动辄百万甚至上亿元,有的农村学校连粉笔也得一根根地数着用。被央视评为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使我们了解到,在他所支教的贵州山区竟然还有这么一条不通公路、没有水、没有点、寄信要走18公里山路的地方,那里的教育状况差得简直令人难以想象,试问,我们的农民兄弟该怎样重视他们孩子教育问题?

这难道不让人“头涔涔而泪潸潸”吗?

我们需要等待很多东西,但孩子们不能等待他们学到的东西。他的骨头正在形成,他的血液正在形成,他的心脏正在发育。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

能否缩小教育差距,消除教育贫困,让每个孩子都有公平的教育?我们能快点吗!

如果我能为它做点什么,我愿意付出我的一切!!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篇6】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可能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关心的话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却又深深影响着人心灵的教育。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并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身体力行。书中从四个部分: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关注教育的66个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有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其实,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实质也就是做人。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只有具备了做人的各项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做事,也才能与周围的

人和谐交往。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

编者将教师最需关注的66个细节一一阐述,而在阐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燥的论述,在阐述一个品质细节前,编者都引用了两句名人名言来概括该品质的重要意义,紧接着运用一些鲜活的真人实例来具体论述,最后,编者提出培养这些良好品质的方法和建议,使这本理论性很强的书增加了不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读者的兴趣。

书中讲述的教师最需关注的教育细节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们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可见身心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从小就跟着酷爱体育运动的父亲走村串户,穿林渡水。打猎和探险的生活,而年幼时的这些经历成了《老人与海》的写作素材。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作为教师我将细细品味书中提及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些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健全品格的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有时候,不是我们的学生教不好,而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做够。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篇7】

第一,做一个有进取心的老师

大海的浩瀚来自所有流入大海的河流。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应该是一个有事业心的老师,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历史上第一次,教育为未知的未来服务。师生之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第一次,老师因为经验丰富,不得不扔掉架子,虚心向孩子学习。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画面,因为我们害怕看到它。这个时候老师一桶水(《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是不够的。面对我们的学生,面对他们突如其来的新花样和新想法,我们常常感叹:如今的学生,我们常常感到不知所措。这个时候,你应该在心里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学生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习是成为与时俱进的教师的必由之路: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心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浮躁;从错误中学习,从合作中学习,从探究中学习。

第二,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有一个就是包容。《中国教师缺什么》里有这么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在有收获之前,是容忍种子的;大海包容河流,拥有浩瀚;天空宽容云,云过才看;生活只有包容遗憾,才有未来。宽容就是认识到孩子的差异和未完成的状态。教育要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你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的快乐;教师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意味着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老师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就是科学的对待教育过程。就像陶行知老师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冰冷的眼睛里有牛顿,你冷笑里有爱迪生。”

这样对待工作,这样对待生活。活着的时候,难免会有很多失望。同事相处,朋友见面,难免会有一些误会。但是,如果你能以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人生的智者。

假期里安安静静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也意识到作为一个老师,尤其应该多读一些教育类书籍。愿阅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大师对话。这句话我之前没有深刻理解过,最近理解的更深刻了。看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深深感受到自己和名师的差距。和以前一样,只看到名师的荣耀,知道名师那么有名,却很少关注他们是怎么成为名师的。他们很少关注自己某一方面的意图。现在对名师是怎么做出来的有点了解了。想想你自己,你和名师如此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好像看到了教育史上的灯塔——苏霍姆林斯基。我这么说是因为爱永远是大师生命教育工作的主线,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受启发,找到了教育的真谛。

第一卷的文章《在别人的眼中看到自已》提到,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非常重要。同时给出了一个实例。师傅让学生坚持每天用雪擦身体。当初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勇气每天用雪擦身体,但他从来没有采取强制命令的做法。他要求每个孩子都坦白自己是否真的做过。对于真正做不到的孩子,可以让同学教育孩子做别人有意识能做的事。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会了面对困难的自我约束和勇气。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即使没有严肃的批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学生也可以在没有老师和家长在场的情况下遵循正确的规则。

看了这篇文章,我的感受是,作为班主任,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避免过多的说教,大量运用教育智慧,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信任,让孩子从心底里教育自己,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7篇) 如果您想读一篇好文章不妨尝试“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作者写的作品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把内心所想,以书写呈现,要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希望本页内容能帮助到您!...
  • 《活教育》读书笔记汇总7篇 在我们对一些事情受到启迪时,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通过心得体会可以看出自己的思想方面的成长,自己的心得体会如何写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活教育》读书笔记汇总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师节前夕,收到了在烟台工作的一名学生送给我的礼物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教育类读书笔记和感悟7篇 当我们从一件事情上面受到启发,我们会将自己的思想改变进行一个记录。经常写心得体会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如何才能写好心得体会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教育类读书笔记和感悟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这个假期读了几本书,我非常喜欢意大利亚米契斯著的《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是通过一个...
  • 《祝福》读书笔记精选(7篇)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突然产生一些感悟,我们不妨用文字梳理一下的记录下来。心得体会通常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如何去写一篇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祝福》读书笔记精选”,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在看《祝福》以前,我一直以为,鲁迅只是一个思想前卫,语言犀利的作家。他的出名...
  • 《南瓜汤》读书笔记(精选7篇) 我们煞费苦心地打造了这篇“《南瓜汤》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就比如作者写的作品,每次读完都有不一样的看法。 在读后感中分享对书籍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将追求幸福的秘诀分享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 林清玄散文读书笔记(精选7篇) 作文是学生发展思辨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方式,写作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力。写作文时有没有优秀模板可借鉴?如果您对“林清玄散文读书笔记”感兴趣接下来的内容会对您有所帮助,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热门推荐